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53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1
本技术涉及束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包括机壳以及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位置的固定板,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推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开设有一对固定孔,所述推动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对固定杆,两对所述固定杆分别延伸至机壳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可拆卸的插接在两对固定孔的内腔,所述机壳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每一个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机壳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标识条。该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束线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面上,难以快速拆装,操作复杂麻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束线装置,具体为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网络工程分为:硬件工程和布线工程,硬件工程是指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设备(交换机、防火墙内核、硬件内存、cpu、服务器等),工程包括网络的需求分析、网络设备的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要求等,布线工程也称综合布线,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正常通讯而使用光缆、铜缆将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工程包括线缆路由的选择、桥架设计、线缆及接插件的选型等,网络工程中,需要对网线进行布线和束线。

2、现有的束线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面上,难以快速拆装,操作复杂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包括机壳以及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位置的固定板,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推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开设有一对固定孔,所述推动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对固定杆,两对所述固定杆分别延伸至机壳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可拆卸的插接在两对固定孔的内腔,所述机壳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每一个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机壳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标识条。

2、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筒、螺杆、把手、移动夹板、固定夹板以及限位组件,所述固定筒固定内嵌在固定框的顶端中部,所述螺杆螺接在固定筒的内腔,所述把手设置在螺杆的顶端,所述移动夹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夹板的顶端,所述固定夹板设置在固定框的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框的内腔左右两侧并均与移动夹板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移动夹板的底端与固定夹板的顶端相适配合且均呈弧形。

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框的内壁一侧,所述限位块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的内腔并与移动夹板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腔与限位块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燕尾形。

6、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有丝杆、旋钮、导杆、滑板、固定座以及连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的内腔后侧,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壳的前端并与旋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杆均设置在机壳的内腔中部,两个所述滑板分别螺接在丝杆的外壁前后两侧并分别可滑动的套接在两个导杆的外壁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四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滑块的左右两侧,四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固定座相互靠近一端的前后两侧。

7、优选的,所述丝杆外壁前后两侧螺纹呈相对设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9、1、通过推动组件的设置,可使两个移动板分别带动两对固定杆分别插入两对固定孔的内腔,进而在固定杆与固定孔的共同作用下,可将机壳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进而实现了将该装置固定在安装位置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束线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面上,难以快速拆装,操作复杂麻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10、2、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线束的夹紧固定,方便对线束进行分类以及固定,避免线束杂乱分布不便于分辨的情况出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包括机壳(1)以及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位置的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设置有推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板(2)均开设有一对固定孔(13),所述推动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板(19),两个所述移动板(1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对固定杆(14),两对所述固定杆(14)分别延伸至机壳(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可拆卸的插接在两对固定孔(13)的内腔,所述机壳(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框(3),每一个所述固定框(3)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机壳(1)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标识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筒(7)、螺杆(8)、把手(9)、移动夹板(6)、固定夹板(5)以及限位组件,所述固定筒(7)固定内嵌在固定框(3)的顶端中部,所述螺杆(8)螺接在固定筒(7)的内腔,所述把手(9)设置在螺杆(8)的顶端,所述移动夹板(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夹板(6)的顶端,所述固定夹板(5)设置在固定框(3)的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框(3)的内腔左右两侧并均与移动夹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板(6)的底端与固定夹板(5)的顶端相适配合且均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10)以及限位块(11),所述限位槽(10)开设在固定框(3)的内壁一侧,所述限位块(11)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10)的内腔并与移动夹板(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0)的内腔与限位块(11)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燕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有丝杆(15)、旋钮(16)、导杆(17)、滑板(18)、固定座(20)以及连杆(21),所述丝杆(1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内腔后侧,所述丝杆(15)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壳(1)的前端并与旋钮(1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杆(17)均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中部,两个所述滑板(18)分别螺接在丝杆(15)的外壁前后两侧并分别可滑动的套接在两个导杆(17)的外壁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座(20)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板(19)相互靠近的一侧,四个所述连杆(2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滑块的左右两侧,四个所述连杆(2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固定座(20)相互靠近一端的前后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5)外壁前后两侧螺纹呈相对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包括机壳(1)以及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位置的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设置有推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板(2)均开设有一对固定孔(13),所述推动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板(19),两个所述移动板(1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对固定杆(14),两对所述固定杆(14)分别延伸至机壳(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可拆卸的插接在两对固定孔(13)的内腔,所述机壳(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框(3),每一个所述固定框(3)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机壳(1)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标识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筒(7)、螺杆(8)、把手(9)、移动夹板(6)、固定夹板(5)以及限位组件,所述固定筒(7)固定内嵌在固定框(3)的顶端中部,所述螺杆(8)螺接在固定筒(7)的内腔,所述把手(9)设置在螺杆(8)的顶端,所述移动夹板(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夹板(6)的顶端,所述固定夹板(5)设置在固定框(3)的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框(3)的内腔左右两侧并均与移动夹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标识分类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板(6)的底端与固定夹板(5)的顶端相适配合且均呈弧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盐亿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