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及拼接屏制造技术_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拼接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52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拼接屏,包括衬底上的显示区和围绕周边区;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设置栅极驱动电路区、多个扇出区、第一过孔区和第一电源电压线区。每个扇出区位于栅极驱动电路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包括靠近显示区的第一扇出端和远离显示区的第二扇出端,第一过孔区在衬底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扇出端在衬底的正投影之间,第一电源电压线区位于栅极驱动电路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第一电源电压线区中的第一电源电压走线通过第一阴极过孔与形成在衬底上的发光元件的阴极层电连接。这样,减小了显示区另外侧宽度,并增大了第一电源电压走线与阴极层接触面积,降低了发光元件的阴极层的横向压降,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具体涉及显示面板及拼接屏


技术介绍

1、随着市场对超大尺寸显示的需求增大,通过显示面板间相互拼接,成为一种既满足产品需求,同时成本又可控的有效途径。然而,显示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拼接处间隙较宽,视觉体验较差。

2、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将显示面板左右两侧的栅极驱动电路移动到下边框,来降低左右边框的宽度,使得拼接处间隙较窄。

3、然而,在将栅极驱动电路移动到下边框后发现,显示面板中发光元件的阴极层的横向电压降较大,会影响显示面板各个区域的显示均一性,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研发找到了问题的成因,并形成了解决方案。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3、衬底;

4、形成在衬底上的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

5、其中,在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包括:

6、栅极驱动电路区;

7、多个扇出区,位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其中,每个扇出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扇出端和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扇出端;

8、第一过孔区,其中,所述第一过孔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扇出端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过孔区包括第一阴极过孔;

9、第一电源电压线区,位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区包括第一电源电压走线,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走线通过所述第一阴极过孔与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元件的阴极层电连接。

10、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11、第二过孔区,其中,所述第二过孔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多个扇出区的边缘扇出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二过孔区包括第二阴极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过孔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的面积;

12、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走线还通过所述第二阴极过孔与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元件的阴极层电连接。

13、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14、第三过孔区,所述第三过孔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三过孔区包括第三阴极过孔;

15、第二电源电压线区,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区包括第二电源电压走线,并且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走线通过所述第三阴极过孔与所述阴极层电连接。

16、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层同层设置。

17、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多个栅极驱动单元;

18、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时钟信号线区,所述时钟信号线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线区包括时钟信号走线,所述时钟信号走线包括沿第一方向的主走线以及沿第二方向的支走线,所述主走线与以及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支走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9、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走线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呈曲线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20、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时钟信号走线的数目为多条;

21、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走线包括:

2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周期性排布的线段组;其中,所述线段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一线段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上与相邻两个第一线段连接的第二线段;其中,所述相邻两个第一线段相互平行;所述线段组中的多个第二线段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与至少部分时钟信号走线的主走线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依次相交。

23、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三阴极过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阴极过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且所述第三阴极过孔的数量多与所述第一阴极过孔的数量。

24、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25、第四过孔区,其中,所述第四过孔区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每个所述第二扇出端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四过孔区包括第四阴极过孔;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走线还通过所述第四阴极过孔与所述阴极层电连接。

26、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其中所述阵列排布的像素的行数为m,列数为n;

27、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多个栅极驱动单元和x个伪栅极驱动单元,其中每个栅极驱动单元驱动a行像素;x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其中,n/((m/a)+x)=n,n为大于0的整数。

28、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区还包括阴极辅助走线;

29、所述阴极辅助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层同层设置。

3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拼接屏,该拼接屏由至少两个根据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拼接而成,其中每个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一侧之外的另外侧的周边区作为与相邻屏拼接的拼接区。

31、本专利技术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32、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时,通过在下边框区设置栅极驱动电路区,以便设置栅极驱动电路单元,以从而将栅极驱动电路单元与下边框区原有的功能元件集成在一侧,使得显示区一侧之外的另一侧不再设置栅极驱动电路,从而缩小了显示区一侧之外的另一侧对应的边框宽度,减小了拼接处的宽度。并且在栅极驱动电路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形成多个扇出区,在多个相邻两个扇出区的第二扇出端在衬底的正投影之间形成第一过孔区,并开设第一阴极过孔,使得第一电源电压走线通过第一阴极过孔与发光元件的阴极层电连接,增大了第一电源电压走线与发光元件的阴极层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发光元件的阴极层的横向压降,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在横向区域上,接收第一电源电压信号的均匀性,能够保证显示面板在横向各个区域的显示均一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层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阴极过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阴极过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且所述第三阴极过孔的数量多与所述第一阴极过孔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1.一种拼接屏,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拼接而成,其中每个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一侧之外的另外侧的周边区作为与相邻屏拼接的拼接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走线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层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阴极过孔在所述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徐攀韩影赵冬辉罗程远吕广爽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