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刀驱动机构、电主轴和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51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卸刀驱动机构、电主轴和机床,包括:静子组件,包括第一磁环、感应线圈和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沿轴向设置于所述静子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环沿轴向设置于所述静子组件的第二端,沿轴向所述第一磁环与所述第二磁环的磁极方向相反,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衔铁组件,包括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所述第一衔铁和所述第二衔铁通过沿轴向延伸的连接结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组件,所述第一衔铁和所述第二衔铁之间形成轴向空间;推杆,连接于所述衔铁组件,并沿轴向延伸;其中,所述静子组件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轴向空间的轴向长度,所述静子组件设置于所述轴向空间。所需线圈尺寸更小,能耗更低,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电主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卸刀驱动机构、电主轴和机床


技术介绍

1、电主轴是数控雕铣机的最主要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数控雕铣机雕刻、铣削、磨削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在电子零配件制造、小型精密模具制造、五金制品、家具制造等行业。传统的电主轴通常采用打刀缸实现换刀功能,打刀缸需通过液压油或压缩空气作用于活塞上,活塞推动压杆运动,实现电主轴松紧刀的动作,所以必须配备相应的液压站或气泵,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能源消耗问题。

2、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线圈驱动永磁铁的方式实现换刀功能,但这种方案要求大尺寸线圈,而且需要换刀期间线圈保持持续通电,这使得换刀的能耗较大,并存在线圈容易烧毁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卸刀驱动机构、电主轴和机床。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一种卸刀驱动机构,包括:

4、静子组件,包括第一磁环、感应线圈和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沿轴向设置于所述静子组件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子组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铁芯,所述感应线圈盘绕于所述铁芯外周面,所述第一磁环套装于所述铁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环套装于所述铁芯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端部压块,所述铁芯本体为设有轴向限位面的阶梯轴,所述第一磁环套装于所述铁芯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环套装于所述端部压块,所述端部压块连接于所述铁芯本体的第二端,所述铁芯本体的外周面于所述轴向限位面和所述端部压块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感应线圈盘绕于环形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子组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铁芯,所述感应线圈盘绕于所述铁芯外周面,所述第一磁环套装于所述铁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环套装于所述铁芯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端部压块,所述铁芯本体为设有轴向限位面的阶梯轴,所述第一磁环套装于所述铁芯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环套装于所述端部压块,所述端部压块连接于所述铁芯本体的第二端,所述铁芯本体的外周面于所述轴向限位面和所述端部压块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感应线圈盘绕于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子组件还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一磁环、感应线圈和第二磁环外侧的静子外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内部设有轴向孔,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套筒、螺杆和推杆接头,所述套筒穿过所述轴向孔并支撑于所述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之间,所述螺杆由第一衔铁一侧穿入所述套筒,所述推杆接头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江张翰乾程振涛汤秀清雷群汤丽君黄腾晖汤智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