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编码器保护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为避免编码器暴露在外界,通常采用编码器后罩包覆所述编码器。编码器后罩内设空间用于安装该编码器。在应用时,编码器后罩的后端盖与伺服电机固定,以保证编码器能够随时按照自身预设的脚本运行以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
2、目前应用在圆筒形伺服电机上的编码器后罩通常设置为圆筒形,该伺服电机的后端盖同样也是圆筒形的。内部用于放置编码器的编码器后罩与伺服电机的后端盖进行连接和固定时,往往是在后端盖侧壁开沉孔,后采用螺栓伸入所述沉孔来进行固定。这种方式,由于是在后端盖的圆筒形侧壁打孔,空间狭窄只能选择短小螺栓,装配是很容易出现滑牙现象。并且,螺栓短小螺纹短,且该螺栓的装配面为圆柱的弧形侧面,并不平面,故而,在拆装该螺栓时很容易出现滑丝滑牙,引起整机装配失败,生产合格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编码器后罩与伺服电机后端盖之间采用螺栓拆装时出现滑丝滑牙,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包括编码器后罩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有铜柱,所述铜柱的底部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连接,所述铜柱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编码器后罩的平面开有供螺纹件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螺纹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铜柱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件穿过编码器后罩的安装孔与编码器中铜柱顶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而所
5、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具有与所述螺纹件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案中为进一步避免螺纹件与铜柱螺纹连接期间滑动的可能性,在安装孔的内壁同时也设置内螺纹,增大螺纹件滑动时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提高稳固性。
7、可选的,所述铜柱设有螺纹部和棱柱部,所述螺纹部底部与所述伺服电机后端盖螺纹连接,螺纹部顶部与所述棱柱部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棱柱部与顶部开有所述螺纹孔,伺服电机后端盖和所述编码器后罩之间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套设于所述铜柱的棱柱部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铜柱底部的螺纹部与伺服电机后端盖的沉孔螺纹连接,铜柱的顶部的棱柱部通过螺纹件与编码器后盖可拆卸连接,pcb板设置多个通孔以穿过所述铜柱,使得pcb板同时位于多个铜柱的中部。
9、可选的,所述螺纹孔沿所述铜柱的轴向开设。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柱轴向开孔保证螺纹件穿过安装孔伸入螺纹孔螺纹连接后,螺纹件与铜柱之间连接稳定。螺纹件在拆卸和安装时所产生的扭力尽可能避免破坏铜柱自身的承重结构。并且轴向铜柱的螺纹孔有相对足够的空间给螺纹件伸入,以提高固定效果。
11、可选的,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有垫片。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的设置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也避免螺纹件破坏编码器后罩表面。
13、可选的,所述编码器后罩开设的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铜柱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安装孔对应一个所述铜柱。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安装孔对应一个铜柱,安装孔和铜柱的位置对应,如此可以保证每个螺纹件都可以穿过安装孔与铜柱中的螺纹孔连接。
15、可选的,所述编码器后罩侧面设有拆卸口。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口的设置有利于编码器后罩与编码器分开,提高装拆效率。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本方案利用了编码器的铜柱支撑,编码器的铜柱一端和后端盖平面连接,编码器的铜柱另一端穿过编码器的pcb板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连接,安装方便,卸载方便,结构稳定坚固。
19、2.本方案中编码器后罩是通过编码器的铜柱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连接,编码器后端盖上的螺纹件是与编码器后罩的平面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圆柱形编码器后罩上孔供螺栓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连接而言,接触面是平面,接触面大,装配和拆卸该螺纹件时受力均匀,不容易出现滑丝滑牙现象,装配时合格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器后罩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有铜柱,所述铜柱的底部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连接,所述铜柱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编码器后罩的平面开有供螺纹件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螺纹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铜柱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具有与所述螺纹件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设有螺纹部和棱柱部,所述螺纹部底部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螺纹连接,螺纹部顶部与所述棱柱部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棱柱部与顶部开有所述螺纹孔,所述编码器前罩和所述编码器后罩之间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套设于所述铜柱的棱柱部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沿所述铜柱的轴向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后罩开设的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铜柱的数量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后罩侧面设有拆卸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器后罩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有铜柱,所述铜柱的底部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连接,所述铜柱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编码器后罩的平面开有供螺纹件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螺纹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铜柱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具有与所述螺纹件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后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设有螺纹部和棱柱部,所述螺纹部底部与伺服电机后端盖螺纹连接,螺纹部顶部与所述棱柱部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棱柱部与顶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四横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