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641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涉及配电网能源调度技术领域,包括:基于自然灾害对配电网影响的时间维度,确定配电网的弹性评估指标;根据弹性指标建立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全时间尺度的弹性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弹性评估指标体系采集配电网运行电力数据,计算配电网弹性指标值并对其进行权重赋值后计算得到综合评估指标值,基于综合评估指标值对配电网的弹性进行综合评估,获得配电网弹性评估结果;通过时空双维度的评估指标对配电网弹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显著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确保了配电网进行多能协同调度优化的合理性,克服了无法针对准确地配电网弹性水平进行能源协同调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能源调度,具体为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自然灾害下,配电网遭遇灾害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灾害前、灾害发生瞬间、灾害中和灾害后,在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弹性简单地理解为灾害后的恢复能力,构建的指标体系也只对应着灾害后阶段;此外,现有的弹性指标构建大多与配电网在灾害事件中的运行状态曲线有关,传统的配电网弹性评估体系有弹性三角形模型和弹性梯形模型,但是没有考虑时间空间双维度的指标,如此一来,在对配电网的弹性进行综合评估时,就会缺乏动态性、实时性以及全面性等不足,无法准确反映配电网在不同时间段的弹性表现,进而无法针对配电网弹性情况对配电网源网荷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控制进行优化。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5640936a,公开日:2023年1月24日,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历史和当前时期的配电网信息与灾害信息,以及配电网弹性指标,其中配电网弹性指标包括时间层面指标和源网荷储层面指标;对历史和当前时期的配电网信息与灾害信息进行仿真得到功能曲线图;根据功能曲线图和历史和当前时期的配电网信息与灾害信息对配电网弹性指标进行计算,确定配电网弹性水平。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考虑源网荷储的多时间尺度配电网弹性指标,能够对配电网在灾害下的弹性水平进行全面而有效地评估,也能为配电网在灾害下弹性水平的提升提供指导。然而,该专利技术考虑的是历史与当前时期的配电网信息和灾害信息,一方面,配电网应对灾害的弹性综合评估应该包括配电网在灾害前的准备时期、灾害发生瞬间、灾害持续发生时期以及灾害发生后配电网的恢复期,另一方面,配电网接入新能源也对配电网的弹性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该专利技术仍未考虑到配电网在时间空间双维度的评估指标对配电网的弹性水平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中涉及到的评估指标缺乏考虑时空一致性的问题,导致配电网弹性水平评估结果可靠性差的问题;进而影响了配电网进行多能协同调度优化的合理性;设计了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通过自然灾害对配电网影响的时间维度来确定配电网的弹性评估指标,根据弹性评估指标建立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全时间尺度的弹性评估指标体系,采集配电网运行电力数据,计算得到配电网弹性指标值,对配电网弹性指标值进行权重赋值后计算得到配电网的综合评估指标值,基于综合评估指标值对配电网的弹性进行综合评估,获得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评估结果;根据弹性评估结果将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以及各类型储能进行统一调控;通过考虑时间空间双维度的评估指标对配电网弹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弹性水平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克服了配电网弹性评估的不准确、不全面以及无法针对配电网的弹性水平进行能源调度的问题,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在自然灾害下的弹性水平评估效率,通过配电网的弹性水平合理安排和调配能源与负荷资源,确保了配电网进行多能协同调度优化的合理性;综合考虑不同能源资源的产生、负荷需求的变化、储能情况与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实现配电网的高效运行。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基于自然灾害对配电网影响的时间维度,确定配电网的弹性评估指标;

4、s2、根据所述弹性指标建立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全时间尺度的弹性评估指标体系;

5、s3、基于所述弹性评估指标体系采集配电网运行电力数据,计算得到配电网弹性指标值;

6、s4、通过对所述配电网弹性指标值进行权重赋值后计算得到配电网的综合评估指标值,基于所述综合评估指标值对配电网的弹性进行综合评估,获得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评估结果;

7、s5、基于所述弹性评估结果将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以及各类型储能进行统一调控。

8、本方案中,通过从时间维度出发确定配电网的弹性评估指标,能够通过这些指标反映配电网在面临灾害不同阶段的性能变化,有助于全面而科学地对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价,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配电网弹性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后续的弹性评估和优化提供基础;建立覆盖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全生命周期的弹性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系统地、动态地评价配电网的弹性,为后续的调度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构建出弹性评估指标体系后采集配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来计算确定的弹性指标的具体数值,通过这些数值能够反映配电网在实际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将各个弹性指标值通过权重赋值后计算得到一个能够全面反映配电网弹性的综合评估指标值,解决了如何综合考虑不同弹性指标的重要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个指标值的分析,可以对配电网的弹性进行整体的量化评估,以便于识别出配电网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克服了配电网弹性评估的不准确、不全面以及无法针对配电网的弹性水平进行能源调度的问题,通过考虑时间空间双维度的评估指标对配电网弹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弹性水平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提高了配电网在自然灾害下的弹性水平评估效率,此外,有助于及时调整配电网各配置信息,根据配电网的弹性评估结果,对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以及各类型储能进行统一的调度和优化;通过合理的调度策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稳定电压波动等,从而增强配电网在自然灾害下的应对能力,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运行高效性和安全性。

9、优选地,所述s1包括如下子步骤:

10、s11、将配电网在自然灾害下遭遇灾害的全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得到表征配电网应对灾害的灾害生命周期;

11、s12、以配电网在所述灾害生命周期的最佳运行状态为目标,从配电网侧、负荷侧、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化水平四个方面确定配电网在各所述灾害生命周期的弹性评估指标。

12、优选地,所述灾害生命周期包括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以及第四周期;

13、所述第一周期表征配电网在灾害发生前的准备阶段、所述第二周期表征配电网处于灾害发生瞬间、所述第三周期表征配电网处于灾害持续发生阶段、所述第四周期表征配电网处于恢复阶段;

14、所述配电网弹性指标包括预防力弹性指标、抵抗力弹性指标以及恢复力弹性指标;所述预防力弹性指标对应于所述第一周期,所述抵抗力弹性指标对应于所述第二周期,所述恢复力弹性指标对应于所述第三周期与第四周期。

15、本方案中,通过将配电网在自然灾害下遭遇灾害的全过程分为四个周期,可以精细的分析配电网在各个阶段的弹性水平以及做出相对应的策略;在第一周期,配电网的弹性主要体现在预防和预警能力上,该阶段主要是对配电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减少灾害发生时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在第二周期,配电网的弹性主要体现在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上,对这个周期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到配电网在自然灾害冲击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第三周期,配电网的弹性主要体现在故障应对和恢复能力上,对这个周期进行评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害生命周期包括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以及第四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力弹性指标包括配电网侧预防力弹性指标、负荷侧预防力弹性指标、分布式能源预防力弹性指标与智能化水平预防力弹性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抗力弹性指标包括配电网侧抵抗力弹性指标、负荷侧抵抗力弹性指标、分布式能源抵抗力弹性指标与智能化水平抵抗力弹性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力弹性指标包括配电网侧恢复力弹性指标、负荷侧恢复力弹性指标、分布式能源恢复力弹性指标与智能化水平恢复力弹性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如下子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通过对所述配电网弹性指标值进行权重赋值后计算得到配电网的综合评估指标值包括如下子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基于所述综合评估指标值对配电网的弹力进行综合评估,获得配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弹力评估结果包括如下子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包括如下子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害生命周期包括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以及第四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力弹性指标包括配电网侧预防力弹性指标、负荷侧预防力弹性指标、分布式能源预防力弹性指标与智能化水平预防力弹性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电网弹性指标体系的多能协同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抗力弹性指标包括配电网侧抵抗力弹性指标、负荷侧抵抗力弹性指标、分布式能源抵抗力弹性指标与智能化水平抵抗力弹性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汤耀景林珑梁家明朱兆斌郑志曜徐铭铭赵峰赵凯美张波姜迪严海翔朱吉然唐海国周可慧曾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