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41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枕套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包括长度裁切段,用于将面料按需定长、裁切,将卷料分切为段;纵缝缝制段,用于面料的两头宽度裁切边进行下卷边、缝制;枕套成型段,用于纵缝缝制后半成品进行折叠成型,形成枕套型;枕套缝制段,用于半成品进行两长度边缝制、收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备尺寸适用范围广泛,换款便捷,多处智能控制,可做到一键换款,无需人工干预,提前设定参数,即可实现,设备结构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简化升级,朝着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向更进一步,设备动作简洁,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枕套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逐步提高,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希望有更高效、更稳定的设备出现,解决目前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市场现有枕套生产设备工艺存在可优化升级的空间,使生产流程更简便。

2、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枕套生产设备,适用产品尺寸范围有限,大尺寸产品与封口位置不同尺寸的产品不能很好的覆盖,设备换款不够智能。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很好的解决了现有设备所存在的弊端,结合新结构下卷边装置、皮带输送装置、枕套折叠装置、缝制装置,组成了全新型枕套生产线,以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枕套生产设备,适用产品尺寸范围有限,大尺寸产品与封口位置不同尺寸的产品不能很好的覆盖,设备换款不够智能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包括长度裁切段,用于将面料按需定长、裁切,将卷料分切为段;

3、纵缝缝制段,用于面料的两头宽度裁切边进行下卷边、缝制;

4、枕套成型段,用于纵缝缝制后半成品进行折叠成型,形成枕套型;

5、枕套缝制段,用于半成品进行两长度边缝制、收料。

6、优选的,所述长度裁切段包括电动滚筒、面料缓存机构、裁切刀机构、右侧输送平台、左侧输送平台、拉布夹爪机构、压布机构与面料移送机构;

7、所述电动滚筒设置在长度裁切段靠近纵缝缝制段的一端,所述面料缓存机构位于电动滚筒下方,所述裁切刀机构位于电动滚筒一侧,所述拉布夹爪机构设置在长度裁切段远离纵缝缝制段的一端,所述右侧输送平台与左侧输送平台位于拉布夹爪机构与裁切刀机构之间,所述压布机构设置在拉布夹爪机构一侧。

8、优选的,所述面料移送机构包括从动同步带轮、滑轨滑块、压料气缸、压料板与第一驱动单元;

9、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端固定有主动同步带轮,且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同步带轮配合连接,所述滑轨滑块与传动皮带固定设置,所述压料气缸设置在滑轨滑块上,所述压料板固定在压料气缸输出端。

10、优选的,所述纵缝缝制段包括入料移动机构、修边刀机构、标机一、标机二、下卷边机构、第一缝纫机构、主动力皮带驱动单元、第一剪线机构、出料移动机构、左修边刀机构、左下卷边机构、左缝纫机构与左剪线机构;

11、所述入料移动机构设置在纵缝缝制段靠近长度裁切段的一端,所述修边刀机构、标机一、标机二、下卷边机构、第一缝纫机构、主动力皮带驱动单元、剪线机构均设置在入料移动机构前侧,所述左修边刀机构、左下卷边机构、左缝纫机构与左剪线机构均设置在入料移动机构后侧,所述出料移动机构设置在纵缝缝制段靠近枕套成型段的一端。

12、优选的,所述入料移动机构包括上输送带从动轮、上输送带、第一抬升气缸、压皮带装置、送标下皮带、送标上皮带、卷边下皮带与卷边上皮带;

13、所述上输送带从动轮通过上输送带传动配合有驱动电机,所述上输送带从动轮固定在第一抬升气缸输出端,所述压皮带装置与上输送带相贴合,所述送标下皮带与送标上皮带分别位于标机一与标机二处,所述卷边下皮带与卷边上皮带分别位于缝纫机构与左缝纫机构处。

14、优选的,所述出料移动机构包括面料首部夹爪、面料、面料移动机构与面料尾部夹爪;

15、所述面料首部夹爪与面料尾部夹爪分别夹持在面料的首部与尾部。

16、优选的,所述枕套成型段包括第一送缝夹爪移动电机、第一送缝夹爪、第一送缝辅助压料、面料首部夹爪、首部折叠压料气缸、面料尾部夹爪、侧边压料气缸、首部夹爪移动电机、尾部夹爪移动电机、右送缝夹爪、右送缝辅助压料、右面料首部夹爪、右首部折叠压料气缸、右面料尾部夹爪与右侧边压料气缸;

17、所述面料首部夹爪与右面料首部夹爪与首部夹爪移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所述面料尾部夹爪与右面料尾部夹爪与尾部夹爪移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所述侧边压料气缸与右侧边压料气缸可用于压住面料的两长度侧边,所述首部折叠压料气缸与右首部折叠压料气缸用于将面料折叠,所述第一送缝夹爪与右送缝夹爪均设置在第一送缝夹爪移动电机输出端,所述第一送缝夹爪与右送缝夹爪用于夹住面料的对折处。

18、优选的,所述枕套缝制段包括缝纫下皮带、第二抬升气缸、第二送缝夹爪、抬升臂、缝纫上皮带、第二送缝辅助压料、第二缝纫机构、第二驱动单元、第二剪线机构、下翻料机构、收料流水线、右缝纫下皮带、右缝纫上皮带、右缝制机构、右驱动单元、右剪线机构与右下翻料机构;

19、所述抬升臂固定在第二抬升气缸输出端,所述第二送缝夹爪与第二送缝辅助压料用于夹住面料的对折处,所述第二剪线机构与右剪线机构均设置在枕套缝制段中部,所述第二缝纫机构与右缝制机构用于对面料长度侧缝制。

20、优选的,所述下翻料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气缸、翻转轴、翻转底板与第二动力气缸;

21、所述翻转底板转动在翻转轴上,所述第一动力气缸输出端及第二动力气缸输出端均与翻转底板端部相铰接。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备尺寸适用范围广泛,换款便捷,多处智能控制,可做到一键换款,无需人工干预,提前设定参数,即可实现,设备结构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简化升级,朝着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向更进一步,设备动作简洁,稳定性更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裁切段(1)包括电动滚筒(11)、面料缓存机构(12)、裁切刀机构(13)、右侧输送平台(14)、左侧输送平台(15)、拉布夹爪机构(16)、压布机构(17)与面料移送机构(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移送机构(18)包括从动同步带轮(181)、滑轨滑块(182)、压料气缸(183)、压料板(184)与第一驱动单元(1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缝缝制段(2)包括入料移动机构(21)、修边刀机构(22)、标机一(23)、标机二(24)、下卷边机构(25)、第一缝纫机构(26)、主动力皮带驱动单元(27)、第一剪线机构(28)、出料移动机构(29)、左修边刀机构(30)、左下卷边机构(31)、左缝纫机构(32)与左剪线机构(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移动机构(21)包括上输送带从动轮(34)、上输送带(35)、第一抬升气缸(36)、压皮带装置(37)、送标下皮带(38)、送标上皮带(39)、卷边下皮带(40)与卷边上皮带(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移动机构(29)包括面料首部夹爪(291)、面料(292)、面料移动机构(293)与面料尾部夹爪(29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成型段(5)包括第一送缝夹爪移动电机(51)、第一送缝夹爪(52)、第一送缝辅助压料(53)、面料首部夹爪(291)、首部折叠压料气缸(55)、面料尾部夹爪(294)、侧边压料气缸(57)、首部夹爪移动电机(58)、尾部夹爪移动电机(59)、右送缝夹爪(60)、右送缝辅助压料(61)、右面料首部夹爪(62)、右首部折叠压料气缸(63)、右面料尾部夹爪(64)与右侧边压料气缸(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缝制段(7)包括缝纫下皮带(71)、第二抬升气缸(72)、第二送缝夹爪(73)、抬升臂(74)、缝纫上皮带(75)、第二送缝辅助压料(76)、第二缝纫机构(77)、第二驱动单元(78)、第二剪线机构(79)、下翻料机构(80)、收料流水线(81)、右缝纫下皮带(82)、右缝纫上皮带(83)、右缝制机构(84)、右驱动单元(85)、右剪线机构(86)与右下翻料机构(8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料机构(80)包括第一动力气缸(801)、翻转轴(802)、翻转底板(803)与第二动力气缸(8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裁切段(1)包括电动滚筒(11)、面料缓存机构(12)、裁切刀机构(13)、右侧输送平台(14)、左侧输送平台(15)、拉布夹爪机构(16)、压布机构(17)与面料移送机构(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移送机构(18)包括从动同步带轮(181)、滑轨滑块(182)、压料气缸(183)、压料板(184)与第一驱动单元(1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缝缝制段(2)包括入料移动机构(21)、修边刀机构(22)、标机一(23)、标机二(24)、下卷边机构(25)、第一缝纫机构(26)、主动力皮带驱动单元(27)、第一剪线机构(28)、出料移动机构(29)、左修边刀机构(30)、左下卷边机构(31)、左缝纫机构(32)与左剪线机构(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移动机构(21)包括上输送带从动轮(34)、上输送带(35)、第一抬升气缸(36)、压皮带装置(37)、送标下皮带(38)、送标上皮带(39)、卷边下皮带(40)与卷边上皮带(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枕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风景汪存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泽沃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