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631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网络连接与设备识别;S2:采集食材种类、数量和状态信息;S3:通过网络接收用户从移动端发送的偏好设置和健康数据,包括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S4:生成适配用户偏好和食材可用的菜谱推荐;S5:在烹饪过程中,动态调整烹饪参数;S6:烹饪完成后,分析烹饪结果,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以优化后续烹饪过程和菜谱推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集成通信技术、实时数据分析和动态参数调整,实现了设备间的高效协作和个性化烹饪体验,从而提高了烹饪效率、食品质量以及用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厨电设备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厨电设备通常仅具备基本的功能,如加热和计时,且操作需要大量的手动干预,此外,这些设备往往独立运作,缺乏与其他厨房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力,无法根据食材状态或用户偏好进行自动调整,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设备时,难以获得最佳的烹饪结果,尤其是在处理多种食材和复杂菜谱时。

2、现有的智能厨电技术虽然尝试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有限的数据处理功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多数解决方案依旧不能全面满足用户个性化的烹饪需求,这些系统往往未能有效整合用户的健康数据、食材新鲜度、烹饪历史以及即时的烹饪状态信息,导致菜谱推荐和烹饪参数调整缺乏针对性和精确度,此外,现有系统在食材管理和用户交互方面的功能也相对有限,不能提供一个真正智能化和高度互动的烹饪环境。

3、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全面理解和处理这些动态信息,以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烹饪体验的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2、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进行网络连接与设备识别,当智能厨电设备在启动时,通过内置通信装置自动识别并连接到厨房中的其他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冰箱、炉灶设备和智能烤箱,以建立设备信息交互网络;

4、s2:食材信息采集,利用连接到的智能冰箱中的摄像头和传感器采集食材种类、数量和状态信息,包括重量、新鲜度,并同步食材信息至主厨电设备;

5、s3:用户数据接收,主厨电设备通过网络接收用户从移动端发送的偏好设置和健康数据,包括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

6、s4:根据接收到的食材信息和用户数据,主厨电设备使用内置算法生成适配用户偏好和食材可用的菜谱推荐,并展示于设备界面;

7、s5:在烹饪过程中,主厨电设备根据菜谱要求和实时从烤箱、炉灶设备接收的烹饪状态信息,动态调整烹饪参数;

8、s6:烹饪完成后,主厨电设备收集用户通过触摸屏或移动端的反馈,分析烹饪结果,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以优化后续烹饪过程和菜谱推荐。

9、可选的,所述s1具体包括:

10、s11:智能厨电设备启动时,内置通信装置自动进入识别模式,激活wi-fi和蓝牙网络接口,启动信号扫描程序,搜索厨房内所有智能设备信号源;

11、s12:内置通信装置通过多频段信号扫描,检测周围智能设备发出的唯一识别码,并利用预先储存的设备数据库进行比对识别,确认可连接的智能设备;

12、s13:识别到可连接设备后,智能厨电设备通过内置的安全协议进行身份验证,使用公钥加密技术确保通信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加密传输;

13、s14:完成安全认证后,智能厨电设备与识别的智能设备交换网络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分配、网络时间协议同步,确保所有设备在同一局域网络内进行无缝通信。

14、可选的,所述s2具体包括:

15、s21:图像识别,利用智能冰箱中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定期拍摄食材存储区的图像,利用预先存储的食材图像数据库,通过图像特征匹配技术进行对比确认,识别每种食材的种类;

16、s22:重量检测,利用智能冰箱内置的高精度重量传感器实时测量每个食材的重量,并通过测量总重量和单个食材的标准重量确定每种食材的数量和重量;

17、s23:新鲜度评估,利用智能冰箱内的多光谱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检测食材的新鲜度参数,包括色彩变化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18、s24:将图像识别结果、重量检测数据和新鲜度评估结果整合成完整的食材状态数据包,并进行格式化处理,生成标准化的食材信息数据;并通过智能冰箱内置的通信装置加密传输至主厨电设备。

19、可选的,所述s3具体包括:

20、s31:用户数据初始化,用户在移动端设备上通过预设的应用程序输入饮食偏好和健康数据,包括营养需求、口味偏好、过敏信息,并将数据保存到用户个人账户中;

21、s32:数据加密与传输,移动端设备在用户数据初始化完成后,通过应用程序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aes-256对称加密算法确保数据的安全;

22、s33:移动端设备通过wi-fi或蜂窝网络与主厨电设备建立连接,使用http或https协议将加密后的用户数据发送至主厨电设备;

23、s34:主厨电设备接收到加密数据包后,通过内置的安全模块使用预设的密钥对数据进行解密,恢复原始的用户偏好和健康数据;

24、s35:解密后的用户数据通过数据解析模块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主厨电设备的本地数据库中。

25、可选的,所述s4中具体包括:

26、s41:进行数据预处理,主厨电设备通过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已接收的食材信息和用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化和标准化处理;

27、s42:用户偏好匹配,主厨电设备利用内置的用户偏好匹配算法,根据用户的营养需求、口味偏好和过敏信息,从预设的菜谱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候选菜谱;

28、s43:对筛选出的候选菜谱,检查其所需食材的可用性,通过比对当前食材库存信息,过滤掉食材不足的菜谱;

29、s44:使用推荐算法对剩余的候选菜谱进行优选和排序,推荐算法综合考虑用户历史选择、当前健康数据、食材新鲜度和烹饪难度的因素,生成最适合用户的个性化菜谱列表;

30、s45:将生成的个性化菜谱列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在设备的触摸屏界面上;让用户能通过触摸屏界面浏览菜谱推荐列表,并进行选择和确认。

31、可选的,所述s42具体包括:

32、s421:从本地数据库中提取用户的营养需求数据、口味偏好数据和过敏信息数据,以及预设的菜谱数据库;

33、s422:进行营养需求匹配,通过营养需求匹配算法,将用户的营养需求数据与每个菜谱中的营养成分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匹配得分,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用户第项营养需求,表示菜谱中第项营养成分,为营养成分的总项数;

34、s423口味偏好匹配,通过口味偏好匹配算法,将用户的口味偏好数据与每个菜谱中的口味成分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匹配得分,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用户第项口味偏好,表示菜谱中第项口味成分,为口味成分的总项数;

35、s424:进行过敏信息筛选,通过过敏信息筛选算法,将用户的过敏信息数据与每个菜谱中的成分数据进行比对,筛选出不包含用户过敏成分的菜谱,生成候选菜谱列表,筛选条件表达式为:,其中,表示菜谱中的成分集合,表示用户过敏成分集合;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为空。

36、可选的,所述s44具体包括:

37、s441:主厨电设备先从本地数据库中聚合所需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2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4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具体包括:

10.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厨电设备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静罗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虎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