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不断向高速化、高功率、大扭矩、小体积的趋势发展,对驱动电机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日益严苛的要求。
2、目前市面上的驱动电机主要分为纯水冷电机、纯油冷电机以及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纯水冷电机是用冷却水充满电机壳体内部的水道将电机的热量带走,可以与整车共用一套冷却液,但由于电机的高温部分集中在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热量要通过绝缘层、定子外壳和水道才能被带走,散热效果有限。纯油冷电机是通过油液直接进入电机内部对定子、转子等组件直接进行热交换,散热效率相较于纯水冷电机更高,但油液的比热容比水差,单次循环带走的热量是有限的,且粘稠度比水大,流动性更弱,因此单次循环的散热效率有限。当前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结合纯水冷电机与纯油冷电机方案,采用水路对油水混合冷却电机机壳进行直接冷却,同时采用油路进入到电机内腔对定子铜线进行直接喷淋冷却,从而达到对电机的整体冷却,其水路和油路互不影响,但极限工况下,油路在长时间的循环吸热冷却后温度升高,对定子的冷却效果变差,导致驱动电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组件内的驱动组件以及对所述机壳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与第一周向油路均呈螺旋状环绕所述机壳主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周向油路的进油口相邻设置,所述周向水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周向油路的出油口相邻设置以使所述周向水路内的冷却水流向与所述第一周向油路内的冷却油流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组件内的驱动组件以及对所述机壳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与第一周向油路均呈螺旋状环绕所述机壳主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周向油路的进油口相邻设置,所述周向水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周向油路的出油口相邻设置以使所述周向水路内的冷却水流向与所述第一周向油路内的冷却油流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机壳组件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周向油路与所述机壳主体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机壳主体两端配接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内均开设有所述第二周向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内壁均环其周向等距排布有所述喷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的截面为闭合环形截面、具有开口的环形截面与波浪形截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周向油路的截面独立设置于所述环形截面或所述波浪形截面的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水混合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路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鹏涛,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