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装置、热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96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8
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回收装置、热泵系统。热回收装置包括气体流道;换热器;喷淋机构。本技术提供的热回收装置、热泵系统,利用喷淋机构将矿井涌水引入至乏风中,矿井涌水能够对乏风进行加热,即能够将矿井涌水的热量传递至乏风中进行回收,达到提高热回收效果的目的,也能够利用低焓乏风的低温而吸收矿井涌水的热量,使得低焓乏风等低品位热能深度再生,实现了低焓乏风参与换热的技术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低焓乏风的热量进行利用,有效的提升热回收装置的热回收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矿井涌水还能够通过喷淋机构的喷淋作用对乏风中的杂质等进行冲刷清除,实现对乏风的过滤除尘,提高了热回收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热回收装置、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也存在大量的低温余热资源,如矿井乏风、矿井涌水等,其中矿井涌水温度通常在18~30℃,冷凝温度通常在40~55℃,是有利用价值的热能。矿井回风温度不同,矿井分成三类,即高温矿井(乏风温度≥18℃)、中温矿井(12℃≤乏风温度<18℃)、低温矿井(乏风温度<12℃),对应的乏风称为高焓乏风、中焓乏风及低焓乏风。受技术的限制,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接利用矿井涌水、高焓乏风、中焓乏风直接对水或冷媒进行加热,热回收效率不高,特别是低焓乏风完全没有被利用,使得现有技术中矿井热回收系统存在热回收效率低且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矿井热回收系统存在热回收效率低且存在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涌水喷淋至乏风处来对乏风进行加热以提高热回收效率以及能源利用的热回收装置、热泵系统。

2、一种热回收装置,包括:

3、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的入口与乏风通道连通;</p>

4、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道(1)的入口和所述换热器(3)之间形成有喷淋腔(11),所述喷淋腔(11)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气体流道(1)的入口的流通面积,所述喷淋机构(4)设置于所述喷淋腔(1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体流道(1)的入口至所述喷淋腔(11)的方向,所述气体流道(1)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和/或,沿所述喷淋腔(11)至所述换热器(3)的方向,所述气体流道(1)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道(1)的入口和所述换热器(3)之间形成有喷淋腔(11),所述喷淋腔(11)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气体流道(1)的入口的流通面积,所述喷淋机构(4)设置于所述喷淋腔(1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体流道(1)的入口至所述喷淋腔(11)的方向,所述气体流道(1)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和/或,沿所述喷淋腔(11)至所述换热器(3)的方向,所述气体流道(1)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所述换热器(3)沿所述气体流道(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并列设置,且沿所述气体流道(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所述换热器(3)的换热能力逐渐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器(3)连通形成换热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并联于所述换热器(3)的两端,且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通断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上设置有翅片,且沿所述气体流道(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所述换热器(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春陈培生程琦黄洪乐闫国杰杨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