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及其构筑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及其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5945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包括土石混合体坡体、混凝土格构梁、坡面汇水沟、竖向排水管、水流汇集管、植草生态土袋、三维植被网和绿植;其中,混凝土格构梁设置于土石混合体坡体的表面;坡面汇水沟设置于混凝土格构梁的每一层横向梁的底端;竖向排水管竖向设置于土石混合体坡体内,其顶端与坡面汇水沟相连;水流汇集管倾斜铺设于土石混合体坡体内,且若干竖向排水管的底端与水流汇集管相连;植草生态土袋堆叠在混凝土格构梁内;三维植被网铺设于植草生态土袋上;绿植种植在三维植被网上;从而形成完整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汇水、排水系统,能够维护坡面防护结构的生态效应和长期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及其构筑方法,属于边坡防护。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工业与民用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工程活动也大幅度增加。而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失稳情况时有发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边坡失稳绝大多数与坡面植被防护失效或突降暴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来说,其长期稳定和防排水是重中之重。

2、目前,对于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的防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坡面喷射混凝土,但从环保生态角度来看,混凝土喷射本身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破坏了边坡本身的美观性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致性。另一种是采用在坡面种植植被以加固坡体的稳定性,然而当出现暴雨时,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坡面受雨水冲刷较严重导致植被和土壤被雨水冲刷走,坡体内含水率急剧升高,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边坡失稳。

3、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研究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及其构筑方法,以解决目前部分边坡受雨水冲刷后坡体表面土体流,以及暴雨时土石被雨水携带而下造成的交通路面堵塞或者边坡含水率过高造成的边坡失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包括土石混合体坡体、混凝土格构梁、坡面汇水沟、竖向排水管、水流汇集管、植草生态土袋、三维植被网和绿植;其中,

3、所述混凝土格构梁设置于所述土石混合体坡体的表面;

4、所述坡面汇水沟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格构梁的每一层横向梁的底端;

5、所述竖向排水管竖向设置于所述土石混合体坡体内,其顶端与所述坡面汇水沟相连;

6、所述水流汇集管倾斜铺设于所述土石混合体坡体内,且若干所述竖向排水管的底端与所述水流汇集管相连;

7、所述植草生态土袋堆叠在所述混凝土格构梁内;

8、所述三维植被网铺设于所述植草生态土袋上;

9、所述绿植种植在所述三维植被网上。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石混合体坡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水流汇集管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排水沟相连。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坡面汇水沟以所述竖向排水管顶端为中心向水流方向两端有一定的坡度。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排水管和水流汇集管上间隔设有滤孔,且在管体内层或外层设有过滤布,所述过滤布的材质为无纺土工织物。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草生态土袋由无纺土工织物制成,用有机土填充,并由封口条进行封装。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纺土工织物的材质为聚丙烯。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的构筑方法,首先在土石混合体坡体上布设坡面汇水沟,再于其内部通过预埋管道或钻孔布设竖向排水管和水流汇集管,最后在坡面布置混凝土格构梁、三维植被网、植草生态土袋和绿植,以形成完整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汇水、排水系统。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于后填筑的边坡,在其内预埋管道作为竖向排水管和水流汇集管;对于天然边坡,通过竖向钻孔和定向牵引钻孔方式形成安装竖向排水管和水流汇集管的孔。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坡面首先规划出栅栏矩形区域,并用混凝土浇筑出矩形方格,在此区域中均匀堆放填入植被种子的植草生态土袋,最后在表面用三维植被网覆盖,并种植绿植。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格构梁、坡面汇水沟、竖向排水管、水流汇集管、植草生态土袋、三维植被网和绿植在土石混合体坡体上形成完整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汇水、排水系统,能够维护坡面防护结构的生态效应和长期稳定。当雨季来临时,雨水被最外层植被截留一部分后流入植草生态土袋,顺着坡面流向坡面汇水沟,再顺在坡面汇水沟的坡度向竖向排水管道的顶端汇聚,最后顺着坡体内的管道流入排水沟;还有一部分水流渗入坡体,向坡体内的带滤孔的管道汇集后流入排水沟,从而解决了目前部分边坡受雨水冲刷后坡体表面土体流,以及暴雨时土石被雨水携带而下造成的交通路面堵塞或者边坡含水率过高造成的边坡失稳的问题。

19、本专利技术坡面使用植草生态土袋作为植被的生长土壤,且使用的无纺土工织物具有透水不透土的特点,既能满足生态需求又能保证基本的坡面排水。

20、本专利技术在坡面的植草生态土袋上铺设有三维植被网,既能保持植草生态土袋堆的空间位置,又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21、本专利技术坡体表面的混凝土格构梁也可起到缓冲水流,阻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2、本专利技术竖向排水管的表面有滤孔,内层有无纺土工织物制作的滤布,不仅可以作为坡面水流的汇集管道,还可以作为坡内水体的引流管道,降低坡体内的含水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石混合体坡体(1)、混凝土格构梁(3)、坡面汇水沟(9)、竖向排水管(4)、水流汇集管(5)、植草生态土袋(7)、三维植被网(6)和绿植(8);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石混合体坡体(1)的底端设置有排水沟(2),所述水流汇集管(5)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排水沟(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汇水沟(9)以所述竖向排水管(4)顶端为中心向水流方向两端有一定的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排水管(4)和水流汇集管(5)上间隔设有滤孔(10),且在管体内层或外层设有过滤布,所述过滤布的材质为无纺土工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生态土袋(7)由无纺土工织物制成,用有机土填充,并由封口条进行封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土工织物的材质为聚丙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土石混合体坡体(1)上布设坡面汇水沟(9),再于其内部通过预埋管道或钻孔布设竖向排水管(4)和水流汇集管(5),最后在坡面布置混凝土格构梁(3)、三维植被网(6)、植草生态土袋(7)和绿植(8),以形成完整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汇水、排水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后填筑的边坡,在其内预埋管道作为竖向排水管(4)和水流汇集管(5);对于天然边坡,通过竖向钻孔和定向牵引钻孔方式形成安装竖向排水管(4)和水流汇集管(5)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面首先规划出栅栏矩形区域,并用混凝土浇筑出矩形方格,在此区域中均匀堆放填入植被种子的植草生态土袋(7),最后在表面用三维植被网(6)覆盖,并种植绿植(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石混合体坡体(1)、混凝土格构梁(3)、坡面汇水沟(9)、竖向排水管(4)、水流汇集管(5)、植草生态土袋(7)、三维植被网(6)和绿植(8);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石混合体坡体(1)的底端设置有排水沟(2),所述水流汇集管(5)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排水沟(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汇水沟(9)以所述竖向排水管(4)顶端为中心向水流方向两端有一定的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排水管(4)和水流汇集管(5)上间隔设有滤孔(10),且在管体内层或外层设有过滤布,所述过滤布的材质为无纺土工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混合体高陡边坡防冲刷护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生态土袋(7)由无纺土工织物制成,用有机土填充,并由封口条进行封装。

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臣付廷达林银张强谭超傅鹤林张凯源丁佳龙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