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94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8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模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组件,内胆组件上设有冷水进水口;预热加热组件,其与内胆组件连通,冷水通过预热加热组件加热后从冷水进水口进入内胆组件上。具体地,自来冷水首先进入预热加热组件进行加热后再从冷水进水口进入内胆组件内,提供进入内胆组件内水的初始温度,适应瞬时用水量大、或者初始自来水温度较低的情况,缩短内部加热器的加热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模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1、电热水器对于现在的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目前电热水器的使用较为广泛。

2、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6892786a于2023年10月公开了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具体公开了包括内胆、发热管、进水管组件和出水管组件,内胆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形成有朝所述安装口方向的凹陷结构,发热管插装在法兰盘上并通过安装口伸进内胆腔体中,进水管组件和出水管组件也插装在法兰盘上,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和缓流套管,缓流套管上开设有缓流孔,缓流套管至少部分地套设在进水管上以使进水管通过缓流孔向内胆腔体中注水。上述公开的专利文献采用储水加热的方式进行热水供应,其供应的热水不是即开即热的,当用户需要快速使用热水时需要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且至少需要将电热水器内的热水加热到用户的预设温度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如此导致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

3、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双模电热水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该双模电热水器通过预热加热组件预热,以提供进入内胆组件内的水初始温度,适应瞬时用水量大、或者初始自来水温度较低的情况,缩短内部加热器的加热时间。

2、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模电热水器,包括

3、内胆组件,所述内胆组件上设有冷水进水口;

4、预热加热组件,其与所述内胆组件连通,冷水通过所述预热加热组件加热后从所述冷水进水口进入所述内胆组件上;

5、所述双模电热水器还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上设有保护壳;

6、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包裹在所述内胆组件的箱体、设置在所述内胆组件两侧壁上的隔热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左右两端开口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卡扣组件和/或紧固件配合连接。

7、所述冷水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与供冷水管道连接,所述预热加热组件包括预热加热管,所述预热加热管与所述进水阀连通设置。

8、所述预热加热管与所述进水阀之间设有进水结构和出水结构;其中,进入所述进水阀的冷水通过所述进水结构流经所述预热加热管加热形成预设水温,预设水温通过所述出水结构流入所述内胆组件上。

9、所述进水结构包括第一出水口和预热进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进水阀上,所述预热进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预热进水管另一端与所述预热加热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出水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口和预热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进水阀上,所述预热出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预热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预热加热管的输出口连接。

10、所述内胆组件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储水内胆,所述冷水进水口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储水内胆上。

11、至少一个所述储水内胆上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储水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

12、所述储水内胆上设有排污口以及用于排出热水的热水出口,所述排污口上设有排污阀。

13、所述箱体组件与所述保护壳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预热加热组件的容纳空间;或者,所述预热加热组件安装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的底壁、顶壁或两端壁上;或者,所述预热加热组件安装设置在所述内胆组件的底壁、顶壁或两端壁上;所述箱体组件呈跑道形或椭球形。

14、所述双模电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器、所述预热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上。

15、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双模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组件,内胆组件上设有冷水进水口;预热加热组件,其与内胆组件连通,冷水通过预热加热组件加热后从冷水进水口进入内胆组件上。具体地,自来冷水首先进入预热加热组件进行加热后再从冷水进水口进入内胆组件内,提供进入内胆组件内水的初始温度,适应瞬时用水量大、或者初始自来水温度较低的情况,缩短内部加热器的加热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水口(2)上设有进水阀(4),所述进水阀(4)与供冷水管道连接,所述预热加热组件(3)包括预热加热管(301),所述预热加热管(301)与所述进水阀(4)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加热管(301)与所述进水阀(4)之间设有进水结构(5)和出水结构(6);其中,进入所述进水阀(4)的冷水通过所述进水结构(5)流经所述预热加热管(301)加热形成预设水温,预设水温通过所述出水结构(6)流入所述内胆组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5)包括第一出水口(501)和预热进水管(502),所述第一出水口(501)设置在所述进水阀(4)上,所述预热进水管(502)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501)连接,所述预热进水管(502)另一端与所述预热加热管(301)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出水结构(6)包括第一进水口(601)和预热出水管(602),所述第一进水口(601)设置在所述进水阀(4)上,所述预热出水管(602)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601)连接,所述预热出水管(602)另一端与所述预热加热管(301)的输出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组件(1)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储水内胆(101),所述冷水进水口(2)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储水内胆(1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储水内胆(101)上设有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用于对所述储水内胆(101)内的水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内胆(101)上设有排污口(1011)以及用于排出热水的热水出口(1012),所述排污口(1011)上设有排污阀(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9)与所述保护壳(10)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预热加热组件(3)的容纳空间(11);或者,所述预热加热组件(3)安装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9)的底壁、顶壁或两端壁上;或者,所述预热加热组件(3)安装设置在所述内胆组件(1)的底壁、顶壁或两端壁上;所述箱体组件(9)呈跑道形或椭球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电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12),所述控制装置(12)与所述加热器(7)、所述预热加热组件(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2)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9)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水口(2)上设有进水阀(4),所述进水阀(4)与供冷水管道连接,所述预热加热组件(3)包括预热加热管(301),所述预热加热管(301)与所述进水阀(4)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加热管(301)与所述进水阀(4)之间设有进水结构(5)和出水结构(6);其中,进入所述进水阀(4)的冷水通过所述进水结构(5)流经所述预热加热管(301)加热形成预设水温,预设水温通过所述出水结构(6)流入所述内胆组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5)包括第一出水口(501)和预热进水管(502),所述第一出水口(501)设置在所述进水阀(4)上,所述预热进水管(502)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501)连接,所述预热进水管(502)另一端与所述预热加热管(301)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出水结构(6)包括第一进水口(601)和预热出水管(602),所述第一进水口(601)设置在所述进水阀(4)上,所述预热出水管(602)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601)连接,所述预热出水管(602)另一端与所述预热加热管(301)的输出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兴林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金逸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