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5796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Li‑Si合金粉末、纳米硅、VGCF、SBR溶液、邻二甲苯混合,得到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布于负极集流体上,干燥得到负极;将硼酸锂包覆的NCM811、Li<subgt;5.5</subgt;PS<subgt;4.5</subgt;Cl<subgt;1.5</subgt;粉末、VGCF、SBR溶液、邻二甲苯混合,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布于正极集流体上,干燥得到正极;再将Li<subgt;5.5</subgt;PS<subgt;4.5</subgt;Cl<subgt;1.5</subgt;粉末、SBR溶液、邻二甲苯混合,得到电解质浆料,涂布于正极上,干燥得到具有电解质层的正极;之后将负、正极交替堆叠,焊接极耳;封装得到软包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正极上直接涂覆电解质浆料增大了接触面积,有效改善了界面间的接触,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界面阻抗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全固态锂电池,涉及一种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水力等清洁绿色新型能源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飞速发展,成为涵盖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具备自放电率低、服役寿命长、能源转换率高、无记忆效应等诸多优点,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熟的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是有机电解液,具有高离子电导性、优异的电极表面润湿性等优点,但其电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当电池在过充、放充及高温状态下易发生膨胀,造成电解液泄露,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有机液体电解质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热失控,解决了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易燃液态电解质带来的安全隐患。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室温下离子电导率高,柔韧性好,机械性能优良,制备工艺简单,与电极材料界面接触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全固态电池中最具应用潜力的电解质材料之一。

2、软包电池采用铝塑膜封装,相较于传统的金属壳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成本低、重量轻、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负极浆料中,所述Li-Si合金粉末、纳米硅、VGCF、4%SBR溶液、邻二甲苯的投料比为2.7g:2.7g:0.6g:13g: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正极浆料中,所述硼酸锂包覆的NCM811、Li5.5PS4.5Cl1.5粉末、VGCF、4%SBR溶液、邻二甲苯的投料比为11.2g:3.2g:0.8g:20g:5m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负极浆料中,所述li-si合金粉末、纳米硅、vgcf、4%sbr溶液、邻二甲苯的投料比为2.7g:2.7g:0.6g:13g: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正极浆料中,所述硼酸锂包覆的ncm811、li5.5ps4.5cl1.5粉末、vgcf、4%sbr溶液、邻二甲苯的投料比为11.2g:3.2g:0.8g:20g:5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干燥中,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li5.5ps4.5cl1.5粉末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昊承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