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跨界水权分配决策领域,特别涉及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水资源在市、县、村、镇等用水区域的分配问题愈发突出,明晰水资源权利对各地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在众多资源分配法中,需求比例法是最为常用的分配法则。该分配法则依据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声明量对有限的公共资源进行完全分配,并确保所有每个决策的主利益相关者获得同等的资源配置满足度。然而,这种公平分配在跨界水权管理中并非现实可行的,因为跨界水权分配系统通常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且各个利益相关者在水量贡献、现状需求、用水效率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此外,跨界水权分配的协商过程需要考虑各个跨界水权利益相关者的个体理性,而需求比例法则不一定能够确保个体理性原则不受破坏,使得分配协议难以达成。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考虑跨界水权分配系统中
...【技术保护点】
1.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数据指标包括关于水量贡献、现状需求、用水效率及生态环境可持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与所述跨界水权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外生协商权力相关的指标体系的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数据指标包括关于水量贡献、现状需求、用水效率及生态环境可持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与所述跨界水权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外生协商权力相关的指标体系的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嘉楠,吴瑕,付湘,王敬,刘军武,黄洁,陈绪勋,王欣,夏倩,张建涛,何娟,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