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65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由A、B两组分混合发泡而成;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聚醚多元醇40‑65份、季铵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5‑10份、小分子扩链剂1‑5份、去离子水1‑5份、泡沫稳定剂1‑3份、催化剂0.1‑0.5份;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聚醚多元醇15‑25份、二异氰酸酯65‑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在满足阻燃性能的前提下,还具有优异的保温绝热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材料,尤其涉及一种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石油化工领域的不断发展,及其延伸行业和特殊行业的不断增加,针对石油的管道运输方面,对于管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并且已经使用多年,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产品性能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其致命问题便是不阻燃、泡沫易燃烧等问题,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尤其是对于石油管道运输方面,一旦发生燃烧产生明火,其后果不可想象,为此,提供一种具有阻燃的聚氨酯复合材料迫在眉睫。

2、专利技术文献cn202211712591.6公开了一种阻燃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采用硅烷偶联剂对云母石进行表面改性,将得到的表面改性云母石与咪唑分散于溶剂中,加入锌盐,反应,得到协同阻燃剂;将所述协同阻燃剂与聚磷酸铵、异氰酸酯、多元醇混合并反应,加入扩链剂和催化剂,混合,得到阻燃聚氨酯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阻燃聚氨酯材料以聚磷酸铵为主阻燃剂、云母石制备的协同阻燃剂为辅阻燃剂,阻燃效果大幅提高。专利技术文献cn202010346377.8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B两组分混合发泡而成,所述A、B两组分的重量比为5: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三聚氰胺、多聚甲醛、三甲醇胺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2-13:21-24:50-60:200-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预制液与多聚磷酸铵悬浊液重量比为10:9-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b两组分混合发泡而成,所述a、b两组分的重量比为5: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三聚氰胺、多聚甲醛、三甲醇胺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2-13:21-24:50-60:200-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预制液与多聚磷酸铵悬浊液重量比为10:9-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与1-氯十二烷的重量比为2-3:0.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及管道的设备保温套用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1,4-丁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范景明康红庆李俊涛陈奋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信海越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