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光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模组和家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用品、电器等的美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灯光效果作为可以提高美观性的一种手段,但是现有发光模组的灯光效果较普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能提供更多具有特殊灯光效果的发光模组,以满足丰富人们更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光模组和家电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光模组的灯光效果较普通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上反光透光膜和下反光膜,所述光源组件设有环形设置的发光端,所述发光端的中部设有发光孔,所述上反光透光膜设于所述发光孔的上侧,所述下反光膜设于所述发光孔的下侧,所述上反光透光膜能够部分透过朝上的光线以及能够部分向下发射朝上的光线,所述下反光膜能够向上反射至少部分朝下的光线,使得所述发光端发出的光线从外向内经过所述上反光透光膜和所述下反光膜的多次交替反射后形成内外依次排布的多层光圈效果。
3、在工作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2)、上反光透光膜(3)和下反光膜(4),所述光源组件(2)设有环形设置的发光端(21),所述发光端(21)的中部设有发光孔(22),所述上反光透光膜(3)设于所述发光孔(22)的上侧,所述下反光膜(4)设于所述发光孔(22)的下侧,所述上反光透光膜(3)能够部分透过朝上的光线以及能够部分向下发射朝上的光线,所述下反光膜(4)能够向上反射至少部分朝下的光线,使得所述发光端(21)发出的光线从外向内经过所述上反光透光膜(3)和所述下反光膜(4)的多次交替反射后形成内外依次排布的多层光圈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2)、上反光透光膜(3)和下反光膜(4),所述光源组件(2)设有环形设置的发光端(21),所述发光端(21)的中部设有发光孔(22),所述上反光透光膜(3)设于所述发光孔(22)的上侧,所述下反光膜(4)设于所述发光孔(22)的下侧,所述上反光透光膜(3)能够部分透过朝上的光线以及能够部分向下发射朝上的光线,所述下反光膜(4)能够向上反射至少部分朝下的光线,使得所述发光端(21)发出的光线从外向内经过所述上反光透光膜(3)和所述下反光膜(4)的多次交替反射后形成内外依次排布的多层光圈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光源板(23)和导光环(24),所述光源板(23)上设有环状排列的光源灯珠(231),所述导光环(24)的外侧设于所述光源灯珠(231)的正上侧,所述导光环(24)的内侧为所述发光端(21),所述导光环(24)的内孔设有所述发光孔(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1)还包括壳体(5)、透明盖(6)、上遮光环(7)和下遮光环(8),所述壳体(5)的内侧设有第一内孔(51),所述透明盖(6)、所述上反光透光膜(3)、所述上遮光环(7)、所述导光环(24)、所述下遮光环(8)和所述光源板(23)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第一内孔(51)内,所述导光环(24)的内侧向内凸出于所述上遮光环(7)和所述下遮光环(8)的内侧,所述光源灯珠(231)设于所述下遮光环(8)的外周,所述下反光膜(4)设于所述下遮光环(8)的内侧,所述上遮光环(7)的下侧向下延伸有遮光竖环(71),所述遮光竖环(71)设于所述导光环(24)和所述光源灯珠(231)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林,欧军辉,杨隆银,朱武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云尚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