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结构和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54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1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镜结构和灯具。透镜结构包括:承载部,承载部包括平板段和两个支撑段,平板段沿第一方向进行延伸,两个支撑段分别设置在平板段的一侧表面的两端,且支撑段沿第二方向进行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光学有效部,平板段具有中心容置腔,光学有效部容置在中心容置腔中,且光学有效部的边缘与平板段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0mm,光学有效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非球面。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透镜结构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镜结构和灯具


技术介绍

1、随着照明设备的发展和进步,灯具朝着高亮度、高效能、高均匀性的方向发展。灯具通常以led作为发光件,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发光件成为主流。灯具中搭配发光件通常还配备有透镜结构,透镜结构用于对发光件发射的发散光进行汇聚,然而,目前的灯具中的透镜结构的结构不合理,导致透镜结构搭配发光件的照明效果较差。例如照明光斑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这会导致照明效果不佳,局部区域亮度不足或过高。

2、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透镜结构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结构和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镜结构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镜结构,包括:承载部,承载部包括平板段和两个支撑段,平板段沿第一方向进行延伸,两个支撑段分别设置在平板段的一侧表面的两端,且支撑段沿第二方向进行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光学有效部,平板段具有中心容置腔,光学有效部容置在中心容置腔中,且光学有效部的边缘与平板段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0mm,光学有效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非球面。

3、进一步地,光学有效部的边缘与平板段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2mm。

4、进一步地,入光面和出光面均朝向远离支撑段的方向凸出设置,且入光面的曲率小于出光面的曲率。</p>

5、进一步地,光学有效部的中心厚度d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2.6mm。

6、进一步地,光学有效部的中心厚度d为2.3mm。

7、进一步地,光学有效部的边缘厚度e大于等于0.87mm且小于等于1.27mm。

8、进一步地,光学有效部的边缘厚度e为1.07mm。

9、进一步地,透镜结构的出光角度大于70°且小于等于75°;和/或透镜结构距离被照射面0.5米时的光斑直径大于等于0.6米且小于等于0.8米。

10、进一步地,平板段与支撑段圆弧过渡,平板段的长度a大于等于8.6mm且小于等于9.6mm,宽度b大于等于5.0mm且小于等于6.00mm;透镜结构的总高度h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4.0mm;支撑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z大于等于1.05mm且小于等于2.05mm;两个支撑段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c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6.5mm。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发光件和上述的透镜结构和,发光件位于透镜结构的两个支撑段之间且发光件位于透镜结构的光学有效部的光轴上。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透镜结构包括承载部和光学有效部,承载部包括平板段和两个支撑段,平板段沿第一方向进行延伸,两个支撑段分别设置在平板段的一侧表面的两端,且支撑段沿第二方向进行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平板段具有中心容置腔,光学有效部容置在中心容置腔中,且光学有效部的边缘与平板段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0mm,光学有效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非球面。

13、光学有效部用于实现对光线的汇聚,承载部用于为光学有效部提供安装位置,以保证光学有效部的使用可靠性。平板段具有中心容置腔,光学有效部容置在中心容置腔中,且光学有效部的边缘与平板段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0mm,这样设置使得光学有效部的周侧均被平板段包围,以使得平板段能够对光学有效部的周侧形成保护,从而避免光学有效部的周侧被划伤的风险。另外,将入光面和出光面均设置为非球面,有利于保证透镜结构的聚光效果,进一步增加显示光斑的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均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段(12)的方向凸出设置,且所述入光面的曲率小于所述出光面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有效部(20)的中心厚度d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2.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有效部(20)的中心厚度d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有效部(20)的边缘厚度e大于等于0.87mm且小于等于1.27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有效部(20)的边缘厚度e为1.07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段(11)与所述支撑段(12)圆弧过渡,

9.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件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结构,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透镜结构的两个支撑段(12)之间且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透镜结构的光学有效部(20)的光轴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均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段(12)的方向凸出设置,且所述入光面的曲率小于所述出光面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有效部(20)的中心厚度d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2.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有效部(20)的中心厚度d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有效部(20)的边缘厚度e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永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煜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