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
技术介绍
1、分离式底盘的概念是指座舱与底盘的完全解耦,车体座舱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更换,实现使用场景的灵活调整,极大满足了客户对于座舱个性化设计的追求,分离式底盘不仅具备高度灵活的拓展性及兼容性,能实现产品组合多元化,跳出同质化竞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车体以组装方式开发产品,通过多元模块的定制和选装,把握汽车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同样的投入规模和周期内开发更多产品。
2、申请公告号为cn116198603a,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连接装置,其方案中虽然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一键式分离或锁紧,降低了拆卸和安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采用这种结构势必会过度占用底盘内部的空间,导致电池的大小和安装受限,影响整车的续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上述新能源汽车底盘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底盘本体的内部集成了驱动机构、车轮机构、转向机构、制动机构、减震机构和动力电池,各个机构之间均能够自动完成现有汽车底盘应当完成的工作;底盘盖板表面的固定槽的预留实现与汽车的车身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上下车体分离,进而使座舱可以根据需求更换。
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包括非承载式车架和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动力电池,所述底盘本体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
3、作为优选,所述非承载式车架包括若干支撑横梁、支撑竖梁和防撞梁,若干的支撑横梁分别连接在底座的两边,若干的支撑竖梁连接在支撑横梁之间,所述防撞梁连接在支撑横梁的端部。
4、作为优选,所述车轮机构包括轮毂、轮胎、车轮支撑块和车轮支撑架,所述车轮支撑块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竖直方向可转动连接于减震机构,所述车轮支撑架壳水平方向可转动连接于转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穿过车轮支撑架和车轮支撑块的内部传动连接于轮毂,所述轮毂的外部设有轮胎。
5、作为优选,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制动钳和固定盘,所述制动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固定连接于轮毂,所述制动盘的表面设有制动钳,所述制动盘的表面设有若干散热孔。
6、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若干减震支撑板、减震杆、减震弹簧和减震支撑架,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的一端铰接于底座的侧壁,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于车轮支撑块,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的表面铰接于减震杆的一端,所述减震杆的另一端交接于减震支撑架,所述减震杆的长度能够自由伸缩,所述减震支撑架安装在驱动机构的顶部,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减震杆的内部,所述减震弹簧限制所述减震杆的伸缩距离。
7、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支撑架的表面还铰接有限位支撑板,所述限位支撑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支撑杆,所述限位支撑杆的端部铰接于第一凸台。
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变速箱、差速器、传动轴、驱动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变速箱设置在底座的一端,所述差速器设置在变速箱的内部,所述差速器的内部传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轴,所述差速器调整传动轴的转速差,每个所述传动轴连接于固定盘,所述驱动齿轮传动连接于差速器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端部连接于驱动齿轮。
9、作为优选,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连杆、转向驱动杆、驱动杆支撑块、第二驱动电机、转向驱动壳体、转向驱动齿轮和u形固定块,所述转向驱动壳体和驱动杆支撑块连接在底座的表面,所述驱动杆支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向驱动杆,所述转向驱动杆的表面设有若干齿,所述转向驱动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向驱动齿轮,所述转向驱动齿轮的内部连接于外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转向驱动齿轮的外部传动连接于转向驱动杆,所述转向驱动杆的两端连接于u形固定块,所述u形固定块的内部铰接连接于转向驱动杆的一端,所述转向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车轮支撑架。
10、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
11、作为优选,所述非承载式车架的两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摄像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底盘本体的内部集成了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制动机构、车轮机构、减震机构和动力电池,各个机构之间均能够自动完成现有汽车底盘应当完成的工作,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能够自我运转的系统;2、底盘盖板表面的固定槽的预留实现与汽车的车身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上下车体分离,且相较于目前宣称通用化底盘的“滑板底盘”方案,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更倾向于让底盘发挥独立功能性作用,包括以该结构独立承担碰撞吸能等安全性功能,将底盘进行独立化,而座舱舱体可以根据需求更换,这种设计与生产模式下的汽车兼容性更强、功能涉及面更广,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上有一整套优化体系,车型之间的零部件与技术的通用率更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包括非承载式车架(11)和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表面设有动力电池(8),所述底盘本体(1)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底盘盖板(2),所述底盘盖板(2)的表面设有若干固定槽(21),所述固定槽(21)与汽车的车身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非承载式车架(11)的外部设有车轮机构(3),所述底座(12)的两端设有减震机构(4),每个所述减震机构(4)连接于车轮机构(3),所述底座(12)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5)和转向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5)和转向机构(6)传动连接于车轮机构(3),所述车轮机构(3)的内部还设有制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承载式车架(11)包括若干支撑横梁(111)、支撑竖梁(112)和防撞梁(113),若干的支撑横梁(111)分别连接在底座(12)的两边,若干的支撑竖梁(112)连接在支撑横梁(111)之间,所述防撞梁(113)连接在支撑横梁(111)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7)包括制动盘(71)、制动钳(72)和固定盘(73),所述制动盘(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3),所述固定盘(73)的表面固定连接于轮毂(31),所述制动盘(71)的表面设有制动钳(72),所述制动盘(71)的表面设有若干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若干减震支撑板(41)、减震杆(42)、减震弹簧(43)和减震支撑架(44),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41)的一端铰接于底座(12)的侧壁,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41)的另一端连接于车轮支撑块(33),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41)的表面铰接于减震杆(42)的一端,所述减震杆(42)的另一端交接于减震支撑架(44),所述减震杆(42)的长度能够自由伸缩,所述减震支撑架(44)安装在驱动机构(5)的顶部,所述减震弹簧(43)设置在减震杆(42)的内部,所述减震弹簧(43)限制所述减震杆(42)的伸缩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架(44)的表面还铰接有限位支撑板(45),所述限位支撑板(45)的一侧设有限位支撑杆(46),所述限位支撑杆(46)的端部铰接于第一凸台(3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变速箱(51)、差速器(52)、传动轴(53)、驱动齿轮(54)和第一驱动电机(55),所述变速箱(51)设置在底座(12)的一端,所述差速器(52)设置在变速箱(51)的内部,所述差速器(52)的内部传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轴(53),所述差速器(52)调整传动轴(53)的转速差,每个所述传动轴(53)连接于固定盘(73),所述驱动齿轮(54)传动连接于差速器(52)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5)的转轴端部连接于驱动齿轮(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转向连杆(61)、转向驱动杆(62)、驱动杆支撑块(63)、第二驱动电机(64)、转向驱动壳体(65)、转向驱动齿轮(66)和U形固定块(67),所述转向驱动壳体(65)和驱动杆支撑块(63)连接在底座(12)的表面,所述驱动杆支撑块(6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向驱动杆(62),所述转向驱动杆(62)的表面设有若干齿,所述转向驱动壳体(65)的内部设有转向驱动齿轮(66),所述转向驱动齿轮(66)的内部连接于外部的第二驱动电机(64),所述转向驱动齿轮(66)的外部传动连接于转向驱动杆(62),所述转向驱动杆(62)的两端连接于U形固定块(67),所述U形固定块(67)的内部铰接连接于转向连杆(61)的一端,所述转向连杆(61)的另一端铰接于车轮支撑架(3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包括非承载式车架(11)和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表面设有动力电池(8),所述底盘本体(1)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底盘盖板(2),所述底盘盖板(2)的表面设有若干固定槽(21),所述固定槽(21)与汽车的车身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非承载式车架(11)的外部设有车轮机构(3),所述底座(12)的两端设有减震机构(4),每个所述减震机构(4)连接于车轮机构(3),所述底座(12)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5)和转向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5)和转向机构(6)传动连接于车轮机构(3),所述车轮机构(3)的内部还设有制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承载式车架(11)包括若干支撑横梁(111)、支撑竖梁(112)和防撞梁(113),若干的支撑横梁(111)分别连接在底座(12)的两边,若干的支撑竖梁(112)连接在支撑横梁(111)之间,所述防撞梁(113)连接在支撑横梁(111)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机构(3)包括轮毂(31)、轮胎(32)、车轮支撑块(33)和车轮支撑架(34),所述车轮支撑块(33)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331),所述第一凸台(331)竖直方向可转动连接于减震机构(4),所述车轮支撑架(34)壳水平方向可转动连接于转向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5)穿过车轮支撑架(34)和车轮支撑块(33)的内部传动连接于轮毂(31),所述轮毂(31)的外部设有轮胎(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7)包括制动盘(71)、制动钳(72)和固定盘(73),所述制动盘(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3),所述固定盘(73)的表面固定连接于轮毂(31),所述制动盘(71)的表面设有制动钳(72),所述制动盘(71)的表面设有若干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完整动力系统的分离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若干减震支撑板(41)、减震杆(42)、减震弹簧(43)和减震支撑架(44),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41)的一端铰接于底座(12)的侧壁,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41)的另一端连接于车轮支撑块(33),每个所述减震支撑板(41)的表面铰接于减震杆(42)的一端,所述减震杆(42)的另一端交接于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阳,段知壮,黄钰云,贾清全,林谷冲,郑睿,
申请(专利权)人:美利威瑟金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