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病理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取材台。
技术介绍
1、病理技术作为病理学的支撑,是病理诊断的基础。病理技术是病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从接收标本到发放病理报告整个诊断流程的始终。病理技术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因此高质量的病理技术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的关键是组织的处理,组织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之后无论是常规he染色还是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还是基因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此组织取材显得极其重要。而取材台是病理取材并不可少的设备。
2、在取样台取样之后需要将取好的样品放入包埋盒中,然后通过手动将包埋盒按照编号排列在固定液中,便于后续使用,而该过程比较繁琐,影响采样效率,且现有的取材台也没有用于放置包埋盒的区域,包埋盒放置在取材台台面上导致取样台台面杂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动将包埋盒按照编号排列在固定液中,便于后续使用,而该过程比较繁琐,影响采样效率,且现有的取材台也没有用于放置包埋盒的区域,包埋盒放置在取材台台面上导致取样台台面杂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材台。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取材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台面上设置有包埋盒放置槽,所述包埋盒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所述包埋盒放置槽的一端通过输送通道连通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装有固定液的浸泡箱,所述浸泡箱的上表面高度低于输送通道的高度;
4、所述浸泡箱内设置有若干个u形分隔框,所述容纳槽上设置
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将需要使用的包埋盒按照顺序放置在包埋盒放置槽的第一传送机构上,通过第一传送机构可以将包埋盒经过输送通道输送到容纳槽的浸泡箱内,并通过第一推动机构将掉入u形分隔框内的包埋盒推到远离输送通道的一侧,当该u形分隔框放置满以后,通过第二推动机构推动u形分隔框向另一侧移动,使下一个u形分隔框位于输送通道的正下方,依次往复,完成了包埋盒的自动收纳,节省了人力,可避免取样台台面杂乱。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输送通道为倾斜结构,所述转动部可转动至与输送通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包埋盒设置有标码的一端设置有可漂浮在液体表面的漂浮结构,所述u形分隔框内设置有由硅胶条分隔而成的若干个浸泡槽。
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可通过传送到将包埋盒依次传送至转动部,当包埋盒装好样品后控制转动部转动,使包埋盒沿着形成的斜面滑动至输送通道,然后从输送通道掉入浸泡箱内,有包埋盒上设置有漂浮结构,所以包埋盒设置有标码的一端会漂浮在水面上,然后通过第一推动机构将其推到u形分隔框的浸泡槽内,通过硅胶条将各个包埋盒限位在u形分隔框的固定位置,从而可以实现将包埋盒有标码的一端朝上有序的排列在各个u形分隔框内进行浸泡,便于拿取。
8、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包括在同一水平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以及第三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以及第三转动轮上套设有传送带带体,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处的传送带为固定部,所述第二转动轮和第三转动轮处的传送带为转动部;
9、所述台体内靠近输送通道设置有弧形电动滑轨,所述第三转动轮设置在弧形电动滑轨的滑块上,所述台体内设置有与第二转动轮配合的第四转动轮,所述传送带从所述第二转动轮与第四传动轮之间的间隙穿过,且所述传送带与第二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摩擦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三转动轮分别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弧形电动滑轨均电连接有控制系统,当滑块滑动到弧形电动滑轨的底部时,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传送带与输送通道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动轮和第三转动轮之间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可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固定轴与放置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放置板恢复水平位置的复位机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1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操作人员关闭包埋盒时,会对包埋盒进行按压,使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骤增,当控制系统检测到压力值骤增后控制弧形电动滑轨启动,带动转动部转动,传送带转动带动放置板转动,从而使包埋盒滑动至浸泡箱中,然后再控制电动滑轨反向运动,带动转动部恢复至原位,同时没有了传送带的限制放置板通过复位机构恢复原位,然后控制系统再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带动传送带运动,使下一个包埋盒位于放置板上,以此往复。
12、作为优选,所述台体的台面上还设置有样品放置槽,所述样品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结构与第一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样品放置槽的一端连通有冷藏腔,所述冷藏腔靠近样品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投放口,所述弧形投放口处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二传送机构的弧形电动滑轨的滑块连接,所述台体的一侧开设有与冷藏腔连通的腔门。
1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可将需要取样的装有样品的样品袋依次放置在样品放置槽内,当端部的样品袋完成取样后,控制第二传送机构的弧形电动滑轨滑动,从而使挡板打开,使样品袋沿着传送袋从弧形投放口掉入冷藏腔中冷藏保存。
14、作为优选,所述样品放置槽内还设置有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与台体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样品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贯通固定块设置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置有楔形导向台,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称重机构,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称重机构、滑动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有图像储存系统。
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可通过图像采集机构对样品放置槽内传送过来的样品袋内的样品进行拍照,当样品袋从楔形导向台到达承载板上时承载板上的称重机构检测到重力变化,并对样品进行称重,且当称重机构检测到重力变化时启动第一摄像头进行取样前的拍照记录,然后使承载板滑动,使其移动至第二摄像头的下方,由于固定块的阻挡样品袋掉落至第二传送机构上,然后操作人员对该样品袋中的样品进行取样,取样结束后将样品袋又放置在第二摄像头下方的承载板上,承载板上的称重机构再次检测到重力的变化,对该重力值进行记录,并启动第二摄像头拍摄图片,依次往复可实现自动采集样品图像。
16、作为优选,所述台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包埋盒放置槽连通的通槽,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从所述通槽穿出后设置在台体外。
17、作为优选,所述台体的台面上设置有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体(1),所述台体(1)的台面上设置有包埋盒放置槽,所述包埋盒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所述包埋盒放置槽的一端通过输送通道(20)连通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设置有装有固定液的浸泡箱(13),所述浸泡箱(13)的上表面高度低于输送通道(20)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输送通道(20)为倾斜结构,所述转动部可转动至与输送通道(20)位于同一平面,包埋盒(9)设置有标码的一端设置有可漂浮在液体表面的漂浮结构,所述U形分隔框(21)内设置有由硅胶条(26)分隔而成的若干个浸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在同一水平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动轮(801)、第二转动轮(804)以及第三转动轮(807),所述第一转动轮(801)、第二转动轮(804)以及第三转动轮(807)上套设有传送带带体(802),所述第一转动轮(801)和第二转动轮(804)处的传送带为固定部,所述第二转动轮(804)和第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轮(804)和第三转动轮(807)之间设置有固定轴(808),所述固定轴(808)上可转动连接有放置板(809),所述固定轴(808)与放置板(809)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放置板(809)恢复水平位置的复位机构,所述放置板(809)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0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05)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台面上还设置有样品放置槽(2),所述样品放置槽(2)内设置有第二传送机构(4),所述第二传送机构(4)的结构与第一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样品放置槽(2)的一端连通有冷藏腔,所述冷藏腔靠近样品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投放口,所述弧形投放口处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二传送机构(4)的弧形电动滑轨(806)的滑块连接,所述台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冷藏腔连通的腔门(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放置槽(2)内还设置有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与台体(1)连接的伸缩杆(2701),所述伸缩杆(2701)的端部连接有安装板(2703),所述安装板(2703)靠近样品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摄像头(2704)和第二摄像头(2705),所述第一摄像头(2704)和第二摄像头(2705)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2706),所述支撑杆(2706)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支撑杆(2706)连接有固定块(2707),所述固定块(2707)上设置有贯通固定块(2707)设置的滑动槽(2708),所述滑动槽(2708)内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有承载板(2702),所述承载板(2702)的一侧设置有楔形导向台(2709),所述承载板(2702)上设置有称重机构,所述第一摄像头(2704)、第二摄像头(2705)、滑动机构、称重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有图像储存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台面上设置有操作槽(5),所述操作槽(5)内放置有取样板(6),所述操作槽(5)的底部为倾斜结构,且操作槽(5)位置较高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连接有供液机构,所述操作槽(5)位置较低的一侧设置有围挡(10),所述包埋盒放置槽开设在围挡(10)内,所述取样板(6)抵接在围挡(10)上,所述操作槽(5)位置较低的一侧未设置有围挡(10)处设置有排水口(16),所述排水口(16)与设置在台体(1)内的排水管道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抽吸机构,所述第一抽吸机构连接有废气处理机构,位于排水口(16)和抽吸机构之间的排水管上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连接有集液桶,所述集液桶连接有污水处理机构,所述连接口与集液桶的连接处设置有带有孔洞的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内设置有绞碎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箱(13)放置在所述容纳槽(11)内,且所述浸泡箱(13)上设置有用于将浸泡箱(13)从容纳槽(11)内取出的把手(12),所述把手(12)的高度高于容纳槽(11)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容纳槽(11)周围的第一直形电动滑轨(17),所述第一直形电动滑轨(17)的滑块通过连接杆(18)连接有第一推板(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体(1),所述台体(1)的台面上设置有包埋盒放置槽,所述包埋盒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所述包埋盒放置槽的一端通过输送通道(20)连通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设置有装有固定液的浸泡箱(13),所述浸泡箱(13)的上表面高度低于输送通道(20)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输送通道(20)为倾斜结构,所述转动部可转动至与输送通道(20)位于同一平面,包埋盒(9)设置有标码的一端设置有可漂浮在液体表面的漂浮结构,所述u形分隔框(21)内设置有由硅胶条(26)分隔而成的若干个浸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在同一水平面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动轮(801)、第二转动轮(804)以及第三转动轮(807),所述第一转动轮(801)、第二转动轮(804)以及第三转动轮(807)上套设有传送带带体(802),所述第一转动轮(801)和第二转动轮(804)处的传送带为固定部,所述第二转动轮(804)和第三转动轮(807)处的传送带为转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轮(804)和第三转动轮(807)之间设置有固定轴(808),所述固定轴(808)上可转动连接有放置板(809),所述固定轴(808)与放置板(809)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放置板(809)恢复水平位置的复位机构,所述放置板(809)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0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05)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台面上还设置有样品放置槽(2),所述样品放置槽(2)内设置有第二传送机构(4),所述第二传送机构(4)的结构与第一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样品放置槽(2)的一端连通有冷藏腔,所述冷藏腔靠近样品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投放口,所述弧形投放口处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二传送机构(4)的弧形电动滑轨(806)的滑块连接,所述台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冷藏腔连通的腔门(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放置槽(2)内还设置有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与台体(1)连接的伸缩杆(2701),所述伸缩杆(2701)的端部连接有安装板(2703),所述安装板(2703)靠近样品放置槽(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摄像头(2704)和第二摄像头(2705),所述第一摄像头(2704)和第二摄像头(2705)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2706),所述支撑杆(2706)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支撑杆(2706)连接有固定块(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岚,云海龙,陈易华,王超,许贞,罗艳,许雷,尹诗源,廖丹丹,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