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产品是一种道路接缝用高弹性低模量用双组分硅酮密封胶,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公路和机场路面接缝、裂缝等区域的密封及修复。
技术介绍
1、由于在道路、桥梁、机场跑道等领域的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热胀冷缩要求必须预留一定宽度的接缝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目前常用的道路嵌缝材料主要有沥青及改性沥青、聚硫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单组分道路密封胶等。但这些材料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沥青及改性沥青在高温下会变软流淌,低温下变硬变脆,只适用于接缝宽度变化较小的情况;聚硫密封胶耐油性性好,但耐高低温的范围有限,而且耐紫外辐照的能力较差,缩短了密封胶适用寿命;聚氨酯密封胶弹性差,且耐高低温的能力和聚硫相当,使用寿命有限;硅酮单组分道路密封胶相对其它产品有明显的优势,但固化速度慢,一般需要7~21天才能完全固化,完全固化前易遭受过度运动载荷而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硅酮双组分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以重量份计,
3、所述a组分包括:
4、
5、所述b组分包括:
6、
7、其中,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2:1~24:1,所述流平剂为甲基硅油和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
8、根据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中,所述流平剂中,甲基硅油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
9、所述流平剂中,所述甲基硅油的粘度为50~500cs,优选为100~500cs,最优选为350cs。
10、根据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中,所述a组分中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粘度为80000~550000mpa·s。
11、根据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中,所述b组分中的硅油为甲基硅油,粘度为50~500cs,优选为100~500cs,最优选为350cs。
12、根据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中,所述碳酸钙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活性重质碳酸钙、非活性重质碳酸钙、活性轻质碳酸钙、非活性轻质碳酸钙。
13、根据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中,所述偶联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4、所述扩链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15、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优选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辛酸亚锡、二羟酸亚锡、二醋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或
16、所述二氧化硅为气相法二氧化硅。
17、根据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中,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1~10份无机颜料;
18、优选地,所述无机颜料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炭黑、氧化铁红、铬黄、氧化铁棕。
1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20、(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称量a组分中的各成分,将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碳酸钙和任选的无机颜料搅拌混合,再加入流平剂真空搅拌,得到a组分;
21、(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称量b组分中的各成分,将硅油、偶联剂、扩链剂、流平剂和催化剂混合搅拌,再加入二氧化硅真空搅拌,得到b组分;
22、(3)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
23、根据第二方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流平剂的制备步骤,包括:按照重量比称量甲基硅油和脂肪酸甘油酯,将脂肪酸甘油酯加入甲基硅油中,加热搅拌至成为均一的液体,得到流平剂;
24、优选地,所述加热温度为100摄氏度;和/或所述加热时间为20min。
2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或按照第二方面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在道路密封和修复中的应用。
26、本专利技术产品a组分以硅橡胶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增塑剂,使用碳酸钙填料、自制流平剂等制备;b组分添加增塑剂、二氧化硅、偶联剂、扩链剂及催化剂等制备。使用时a、b组分按要求比例进行混合,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7、对比现有技术中各种道路用密封胶,本专利技术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由于它是双组分室温硫化,可根据需求调节固化速度,胶体深度固化快、拉伸模量低、流平性好、位移变化快、施工方便且效率高,这种密封胶能适应不同形状的胶缝,在许多情况下,能减少小缝的修饰工作,节约成本。另外其在加载载荷以后冷热交替的环境中能保持密封粘结,解决了道路用密封胶存在的浸水、热处理、冷拉热压后出现的各种粉化和开裂问题。是硅酮道路密封胶在道路领域的一次产品升级,促进硅酮密封胶在道路领域的广泛使用,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
28、采用上述组分生产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经试验,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9、(1)本专利技术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为室温固化型;
30、(2)可调节固化比例a:b(质量比)=12:1~24:1,通过改变固化速度可一定程度下加快胶体固化深度,避免胶体表皮已干但内部仍发粘的现象发生,相比硅酮单组分道路密封胶有明显优势;
31、(3)胶体弹性高、拉伸模量低,浸水、热处理及冷拉热压拉伸粘结不易破坏;
32、(4)耐长期气候老化性能优异,基本不受阳光、雨雪,臭氧、极端温度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酮双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以重量份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中,甲基硅油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5:1,优选为2~4:1,最优选为3:1;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粘度为80000~550000mpa·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硅油为甲基硅油,粘度为50~500cs,优选为100~500cs,最优选为350c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活性重质碳酸钙、非活性重质碳酸钙、活性轻质碳酸钙、非活性轻质碳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7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流平剂的制备步骤,包括:按照重量比称量甲基硅油和脂肪酸甘油酯,将脂肪酸甘油酯加入甲基硅油中,加热搅拌至成为均一的液体,得到流平剂;
10.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或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在道路密封和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双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以重量份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中,甲基硅油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5:1,优选为2~4:1,最优选为3:1;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粘度为80000~550000mpa·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硅油为甲基硅油,粘度为50~500cs,优选为100~500cs,最优选为350c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双组分道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活性重质碳酸钙、非活性重质碳酸钙、活性轻质碳酸钙、非活性轻质碳酸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红,杨秀丽,杨晓菲,张敬轩,陈继芳,齐贝贝,熊晓波,张超,张敬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