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冷却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36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车辆。电机冷却结构,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转轴,设置于容纳腔中,转轴的外周侧连接有转子,转轴和壳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件;转轴内部形成有空腔,且具有多个靠近转子和/或轴承件设置的喷油口;分油结构,沿转轴的轴向延伸地设置于空腔中,分油结构内部形成有适于流入冷却油的过油通道,且具有多个与过油通道连通的过油口,任一过油口至少靠近一个喷油口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沿转轴的轴向延伸设置的分油结构配合过油口以及喷油口进行喷油作业,确保了冷却油均匀分布在转轴内部空腔的不同区域,并最终对转子或者轴承件进行同步冷却,从而解决了目前电机内部各部分结构冷却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密度、轻量化、高可靠性、低速高出力以及恒功率宽调速的优点,其中,电机的热性能是影响电机性能的关键因素,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电机的功率密度和电机的预期寿命。

2、相关技术中,将转子轴内部进行空腔设计,并开设与转子轴外部相通的小孔,冷却油通过转子轴内部的空腔,在电机转子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冷却油经过小孔向外喷射而出,对电机转子及转子轴外侧两端的其他结构起到冷却作用。在电机转子的高速运转下,冷却油无法充满转子轴的整个内部空腔,而是在离心力作用下附着在空腔表面,并且冷却油会优先导向转子轴中段的小孔,喷向位于转子轴中段外侧的电机转子进行冷却;而由于冷却油汇集在转子轴中段的小孔,喷向位于转子轴外部两端其他结构的冷却油非常少,使得该部分结构的冷却效果不佳。这种冷却油油量分配不均的情况导致冷却油对电机内部各部分结构的冷却不均,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口(5)朝向所述转子(3)和/或所述轴承件(4)设置,任一所述过油口(7)至少朝向一个所述喷油口(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口(5)沿所述转轴(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所述过油口(7)沿所述分油结构(6)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2)两侧的第一轴承(401)和第二轴承(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口(5)朝向所述转子(3)和/或所述轴承件(4)设置,任一所述过油口(7)至少朝向一个所述喷油口(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口(5)沿所述转轴(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所述过油口(7)沿所述分油结构(6)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2)两侧的第一轴承(401)和第二轴承(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的侧部内壁设置有分隔结构(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油口(701)设置为所述过油通道(601)末端的出油口(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科鑫李俊潇杨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