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颗粒捕集器是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装置,目的是减少柴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pm)污染。颗粒物主要包括碳烟、未燃烧的燃油颗粒以及机油燃烧后形成的颗粒。
2、混动,全称为“混合动力”(hybrid power),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源驱动方式组合在一起,以驱动车辆或其他机械的系统。在汽车领域,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指的是将内燃机(通常是汽油或柴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结合,共同为汽车提供动力。
3、目前针对混合动力车辆缺乏降低dpf再生频次的方案,导致全寿命周期内再生次数较多,浪费能源的同时再生高温使后处理催化剂发生热老化导致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目前针对混合动力车辆缺乏降低dpf再生频次的方案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包括: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以及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碳载量增长量;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和/或,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所述排温与所述发动机负荷正相关;在发动机负荷维持在所述预设负荷的状态下,控制dpf被动再生持续第二预设时
3、可选地,在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以及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碳载量增长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和/或,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所述发动机负荷与所述排温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是否大于预设碳载量;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所述预设碳载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是否大于所述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且确定所述碳载量增长量是否大于所述碳载量增长量阈值。
4、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或者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包括:获取功率修正map,所述功率修正map表征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初始功率和发动机修正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发动机修正功率大于所述发动机初始功率,其中,所述发动机初始功率为根据油门位置确定的;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和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且根据所述当前发动机转速、所述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和所述功率修正map,确定当前发动机修正功率,所述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是根据当前油门位置确定的;将所述当前发动机修正功率确定为当前发动机功率需求,且基于所述当前发动机功率需求提升所述发动机负荷至所述预设负荷以提高所述排温。
5、可选地,在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和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且根据所述当前发动机转速、所述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和所述功率修正map,确定当前发动机修正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当前发动机修正功率与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的差值功率;将所述差值功率用于发电机发电。
6、可选地,在发动机负荷维持在所述预设负荷的状态下,控制dpf被动再生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后,获取第二当前碳载量,且在所述第二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解除碳载量阈值的情况下,触发dpf主动再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确定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和/或,根据所述碳载量增长量确定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
7、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且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初始功率随油门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8、可选地,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构建碳载量计算模型,所述碳载量计算模型的输入为发动机的运行参数,输出为当前碳载量,采用所述碳载量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其中,所述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排气温度、发动机负荷、发动机转速;获取dpf排气压力差,且根据当前时刻的所述dpf排气压力差确定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获取纯电模式下的dpf流动阻力,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所述dpf流动阻力确定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
9、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动dpf再生控制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以及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碳载量增长量;提升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和/或,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所述排温与所述发动机负荷正相关;获取触发单元,用于在发动机负荷维持在所述预设负荷的状态下,控制dpf被动再生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后,获取第二当前碳载量,且在所述第二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解除碳载量阈值的情况下,触发dpf主动再生。
1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
1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
12、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以及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碳载量增长量;在上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或者上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上述排温与上述发动机负荷正相关;在发动机负荷维持在上述预设负荷的状态下,控制dpf被动再生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后,获取第二当前碳载量,且在上述第二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解除碳载量阈值的情况下,触发dpf主动再生。本方案通过提升发动机负荷的方式提升dpf被动再生的效率,若在提升dpf被动再生的效率后仍然需要对dpf进行再生,才触发dpf主动再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主动再生,需要的情形下直接进行dpf主动再生的方案,降低了dpf主动再生的频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以及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碳载量增长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和/或,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所述发动机负荷与所述排温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或者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和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且根据所述当前发动机转速、所述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和所述功率修正MAP,确定当前发动机修正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负荷维持在所述预设负荷的状态下,控制DPF被动再生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后,获取第二当前碳载量,且在所述第二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解除碳载量阈值的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8.一种混动DPF再生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dpf再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混动车辆dpf中的第一当前碳载量,以及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碳载量增长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和/或,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所述发动机负荷与所述排温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当前碳载量大于再生触发碳载量阈值,或者所述碳载量增长量大于碳载量增长量阈值的情况下,提升发动机负荷至预设负荷以提高排温,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和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且根据所述当前发动机转速、所述当前发动机初始功率和所述功率修正map,确定当前发动机修正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负荷维持在所述预设负荷的状态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景,王利伟,赵曦,王明明,张亚肖,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