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结构优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单悬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车辆悬架连接车身与车毂,传递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和力矩,并通过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相互作用衰减不平路面引起的车辆振动,提高车辆平顺性与舒适性,是现代汽车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提高车辆悬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设计车辆悬架系统时,通常需要考虑多个目标,例如提高乘坐舒适性,车辆行驶的稳健性和提高车辆平稳运行的速度等。然而,这些目标通常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多目标优化。
2、目前,针对车辆悬架系统的优化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单一目标优化、对载重波动引起的车辆行驶稳健性的忽视、忽略车辆行驶速度变化对悬架参数优化的影响等。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克服这些局限性,并实现更有效的多目标优化。
3、本专利技术基于车辆单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稳健性和车辆行驶速度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根据熵权法选择出综合最优的悬架参数优化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单悬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车辆单悬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使用多点交叉操作的NSGA-Ⅱ算法引用到车辆单悬挂系统参数优化中,会在多个交叉点对亲代个体进行切割并交换基因片段,从而生成新的子代个体,相比于单点交叉,导致了更多的基因片段被交叉,并生成了更多的变化,扩大了种群范围,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减震弹簧等效刚度k2和悬架减震器等效阻尼c能够在更广的区间中搜寻最优解。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车辆单悬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引入熵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单悬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车辆单悬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使用多点交叉操作的nsga-ⅱ算法引用到车辆单悬挂系统参数优化中,会在多个交叉点对亲代个体进行切割并交换基因片段,从而生成新的子代个体,相比于单点交叉,导致了更多的基因片段被交叉,并生成了更多的变化,扩大了种群范围,使得本发明中的悬架减震弹簧等效刚度k2和悬架减震器等效阻尼c能够在更广的区间中搜寻最优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国,卢冠东,周萌,董珂同,翁凌韬,付昱韬,姚思涵,刘正攀,刘春凤,张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