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528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以五倍子提取物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技术制备载药微球,然后依次经由片芯制备、包衣液制备以及包衣过程而制得,整个方法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利用中药成分自身作为载体的新颖的中西药联合给药方式,中药成分的五倍子提取物载体与西药五氨基水杨酸协同作用,通过定点释放,保证药物在肠炎病灶部位的富集,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叶上的绵蚜科动物五梖子蚜寄生所形成的虫瘿。五倍子味酸,性寒,功效: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五倍子药性收敛,功能敛肺止咳,可与五味子、婴粟壳等敛肺药同用以治肺虚久咳。五倍子提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以及伤寒、痢疾、绿脓杆菌等多种病菌均有明显的杀菌或抑菌功效。因此以五倍子为原料的各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航天等领域。

2、肠炎是一类病因尚不明确且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致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感染和免疫因素,发病过程可以概括为遗传易感者被环境因素所影响,肠道菌群介入其中,因此引发了反复发作、难以扭转的肠道获得性免疫及天然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溃疡经久不愈及炎症增生等病变。肠炎病程较长,发作频繁,缠绵难愈,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如西药氨基水杨酸各种制剂、皮质激素类制剂、抗菌药物对缓解症状或控制复发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无法在肠炎病灶内富集和靶向释放,导致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依赖性,药效存在个体差异等各种问题。而临床所用的中药虽然副作用和依赖性小,但一般均为口服用药,汤剂或者中成药剂,口服后经由消化道至胃部在达到肠道病灶处,在体内会经由不同的器官过程,同样也会被部分吸收而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无法实现靶向释放的功效。因此寻找有效的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仍然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首要任务,

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以五倍子提取物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技术制备载药微球,然后依次经由片芯制备、包衣液制备以及包衣过程而制得,整个方法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利用中药成分自身作为载体的新颖的中西药联合给药方式,中药成分的五倍子提取物载体与西药5-氨基水杨酸协同作用,通过定点释放,保证药物在肠炎病灶部位的富集,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所述肠溶片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片芯层和包衣层,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依次进行:

4、(1)将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与体积分数10-90%乙醇混合,超声后得a;

5、(2)将乳糖、微晶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a制备软材,将软材以挤压的方式过筛制粒,制得的湿颗粒放在烘箱中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将其混匀,用压片机于3.3mpa下压片,得到片芯;

6、(3)将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混合形成丙烯酸树脂,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不断搅拌至溶解完全,加入增塑剂,搅拌均匀后得丙烯酸树脂混合溶液;将滑石粉倒入体积分数95%乙醇溶剂中,搅匀形成滑石粉混悬液,将滑石粉混悬液缓慢倒入丙烯酸树脂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过筛,得包衣液;

7、(4)将步骤(2)得到的片芯和步骤(3)得到的包衣液放入包衣机进行包衣,得到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9、(一)步骤(2)中,所述乳糖、微晶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3):1:(0.03-0.2)。

10、(二)步骤(2)中,硬脂酸镁的加入量为整粒后物料重量的0.1-1%。

11、(三)步骤(3)中,所述丙烯酸树脂ⅱ为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1:1共聚而得;所述丙烯酸树脂ⅲ为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35:65共聚而得,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质量配比为0.8-1:1。

12、(四)步骤(3)中,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所述增塑剂与丙烯酸树脂ⅱ的质量比为3:10。

13、(五)步骤(3)中,所述滑石粉与丙烯酸树脂ⅱ的质量比为1:4。

14、(六)步骤(4)中,所述肠溶片的片芯与包衣层的厚度分别为2.3mm和0.07mm。

15、(七)所述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16、将单五倍子提取物分散于乙酸乙酯中,形成溶液,将溶液置于密闭反应釜中,经高温煅烧,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反应物;

17、反应物离心,得黑色颗粒物质,然后在乙酸乙酯、乙醇和纯化水按照(2-5.5):(2-3):(1-2)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反复超声洗涤、高速离心分离样品,直至洗涤至上清液为无色,得到五倍子提取物微球;

18、取五倍子提取物微球加入5-氨基水杨酸饱和溶液,常温下常温下通过抽真空的方式进行载药,高速离心分离样品,进行真空干燥,得到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

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所述五倍子提取物与乙酸乙酯溶液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10):1g/l。

20、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限定,所述高温煅烧的温度为210-240℃,煅烧时间为2-8h。

21、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一个整体,各个步骤之间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的,其共同决定着产物的形貌特征及性能。

2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是以五倍子提取物(单宁酸)作为原料,利用溶剂热法制备载药微球,然后以该载药微球为主要原料,经由片芯制备、包衣液制备及包衣过程得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五倍子提取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的空心纳米微球结构规则,粒径大小均匀,粒径为500nm-3μm,比表面积大;通过肠溶片的包衣技术使得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在酸性环境中不被降解,以完整的结构到达肠道远端降结肠而进行定点释放,靶向效果好,相较于传统的口服汤剂或者中成药来说,具有明显的肠炎治疗效果。

2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制备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片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片芯层和包衣层,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依次进行:

2.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乳糖、微晶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3):1:(0.0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硬脂酸镁的加入量为整粒后物料重量的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丙烯酸树脂Ⅱ为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为1:1共聚而得;所述丙烯酸树脂Ⅲ为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为35:65共聚而得,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质量配比为(0.8-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所述增塑剂与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滑石粉与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4。

7.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肠溶片的片芯与包衣层的厚度分别为2.3mm和0.07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五倍子提取物与乙酸乙酯溶液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10):1g/L。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温煅烧的温度为210-240℃,煅烧时间为2-8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片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片芯层和包衣层,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依次进行:

2.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乳糖、微晶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3):1:(0.0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硬脂酸镁的加入量为整粒后物料重量的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丙烯酸树脂ⅱ为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为1:1共聚而得;所述丙烯酸树脂ⅲ为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为35:65共聚而得,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质量配比为(0.8-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五倍子提取物载药微球肠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增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世奎李荣丽梁如铭李健吕微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