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28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浓淡燃烧器在燃用次烟煤、贫煤时低氮氧化物排放难以保证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装置外壳、分离器、上挡板、下挡板、两个淡相导流板,装置外壳内沿轴向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间距由装置外壳入口处向喷口处减小;分离器设置于装置外壳入口位置,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个淡相导流板分别设置在上挡板的上方以及下挡板的下方。本技术通过浓缩结构实现高浓度煤粉浓缩,可大幅提升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同时高浓度煤粉燃烧由于局部氧量不足而产生强还原性气氛,从而使NO<subgt;x</subgt;的排放大大降低进而满足火电机组超低负荷稳燃和低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装置,具体为一种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1、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电站锅炉的调峰能力要求更高,而现有的浓淡燃烧器难以实现锅炉20%负荷的不投油稳燃,对锅炉的调峰能力限制较大;同时现有浓淡燃烧器大多在燃用烟煤时表现出良好的低氮氧化物排放性能,在燃用次烟煤、贫煤时,低氮氧化物排放难以保证;因此开发具备优异低氮氧化物排放与低负荷着火稳燃性能的燃烧器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浓淡燃烧器在燃用次烟煤、贫煤时低氮氧化物排放难以保证的问题,特此提出了一种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本技术通过浓缩结构实现高浓度煤粉浓缩,可大幅提升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同时高浓度煤粉燃烧由于局部氧量不足而产生强还原性气氛,从而使nox的排放大大降低进而满足火电机组超低负荷稳燃和低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具体包括装置外壳、分离器、上挡板、下挡板、两个淡相导流板,装置外壳内沿轴向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一端设置在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1)、分离器(1)、上挡板(2)、下挡板(3)、两个淡相导流板(10),装置外壳(11)内沿轴向设置有上挡板(2)和下挡板(3),上挡板(2)和下挡板(3)一端设置在喷口(12)上,另一端深入到装置外壳(11)内部;上挡板(2)和下挡板(3)之间的间距由入口(13)向喷口(12)处减小;装置外壳(11)靠近上挡板(2)的内壁上设置有分离器(1),分离器(1)设置于入口(13)位置,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个淡相导流板(10)分别设置在上挡板(2)以及下挡板(3)和装置外壳(11)内壁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1)、分离器(1)、上挡板(2)、下挡板(3)、两个淡相导流板(10),装置外壳(11)内沿轴向设置有上挡板(2)和下挡板(3),上挡板(2)和下挡板(3)一端设置在喷口(12)上,另一端深入到装置外壳(11)内部;上挡板(2)和下挡板(3)之间的间距由入口(13)向喷口(12)处减小;装置外壳(11)靠近上挡板(2)的内壁上设置有分离器(1),分离器(1)设置于入口(13)位置,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个淡相导流板(10)分别设置在上挡板(2)以及下挡板(3)和装置外壳(11)内壁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3)长度大于上挡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2)和下挡板(3)上对应喷口(1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若干浓相稳燃齿(5),上挡板(2)和下挡板(3)上设置的若干浓相稳燃齿(5)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负荷自稳燃直流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12)位置设置有若干浓相火焰分隔板(9),若干浓相火焰分隔板(9)设置于上挡板(2)和下挡板(3)之间;浓相火焰分隔板(9)上端和上挡板(2)连接,下端和下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强祝令昆魏国华徐彦辉郭馨韩升利闫燕飞宋欣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