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24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配电柜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固定安装有柜体,底座表面设置有多组防护柱,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与防护柱相互配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自动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有收纳部与卡接部,所述柜体顶端设置有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有防护帘、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自动调节组件,解决了现有的配电柜缺少必要的防冲撞结构,配电柜易受到外力冲击进而导致产生形变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配电柜缺少必要的密封防护措施,外界的水汽易穿过通风孔流至柜体内部,影响配电柜内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设备,具体是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2、配电柜普遍采用薄壁结构,通过多组不锈钢板装配形成柜体结构。现有的这种配电柜在使用时,缺少必要的防冲撞结构,配电柜易受到外力冲击进而导致产生形变,影响配电柜正常使用。配电柜为了满足散热需求,通常在柜体侧壁开设有通风孔,现有的配电柜缺少必要的密封防护措施,当需要雨雪天气时,外界的水汽易穿过通风孔流至柜体内部,影响配电柜内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固定安装有柜体,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固定安装有柜体,其特征在于,底座表面设置有多组防护柱,多组所述防护柱围绕柜体呈环形分布,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与防护柱相互配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自动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有收纳部与卡接部,所述收纳部位于底座表面并且与防护柱相连接,所述卡接部位于底座内并且与防护柱相连接,收纳部通过与卡接部相互配合的方式控制防护柱整体处于底座下方,所述第一自动调节组件位于底座表面并且与卡接部相连接,第一自动调节组件通过与卡接部相互配合的方式控制防护柱竖直向上移动,所述柜体顶端设置有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有防护帘、第二定位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固定安装有柜体,其特征在于,底座表面设置有多组防护柱,多组所述防护柱围绕柜体呈环形分布,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与防护柱相互配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自动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有收纳部与卡接部,所述收纳部位于底座表面并且与防护柱相连接,所述卡接部位于底座内并且与防护柱相连接,收纳部通过与卡接部相互配合的方式控制防护柱整体处于底座下方,所述第一自动调节组件位于底座表面并且与卡接部相连接,第一自动调节组件通过与卡接部相互配合的方式控制防护柱竖直向上移动,所述柜体顶端设置有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有防护帘、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自动调节组件,所述防护帘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位于柜体两侧,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位于柜体顶端并且与防护帘相连接,第二定位组件用以对防护帘进行收纳存放,第二自动调节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相连接,第二自动调节组件通过与第二定位组件相互配合的方式控制防护帘在柜体两侧呈竖直状向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包括有底座表面固定安装的多组竖筒,所述竖筒整体设置于底座下方,防护柱滑动安装于竖筒内,竖筒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挤压弹簧,所述第一挤压弹簧的伸缩端与防护柱的底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有竖筒侧壁顶端开设的横槽,所述横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挤压弹簧,所述第二挤压弹簧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柱,所述防护柱侧壁开设有与卡接柱相互配合的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调节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达得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