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14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4
本公开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及车辆,该功率模块包括功率模块本体、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第一电连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伸出于功率模块本体的第一电连接端,第二电连接件包括伸出于功率模块本体的第二电连接端,其中,第一电连接件中通过的电流的方向设置为与第二电连接件中通过的电流的方向相反,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二电连接端沿第二方向层叠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连接端上产生的磁场能够与第二电连接端产生的磁场至少部分地相互抵消,能够降低功率模块上的杂散电感,减小杂散电感对功率模块和功率模块所在电路的影响,提高功率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系统中,控制器是最关键部分之一,在控制器中,支撑电容器和功率模块是最主要的部件,其中支撑电容器(也叫dc-link电容器)主要对模块提供保护作用(吸收纹波等),防止模块因高压而被击穿。功率模块的作用为将电源输出进行转换,给电动机提供三相电源输入。

2、相关技术中,支撑电容器和功率模块在进行电连接之后,往往杂散电感较高,而较高的杂散电感则会导致电路系统产生损耗或信号衰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模块,包括:

3、功率模块本体;

4、第一电连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功率模块本体的第一电连接端;

5、第二电连接件,包括伸出于所述功率模块本体的第二电连接端;

6、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中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二电连接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在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二电连接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或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第一隔离片,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离片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之间,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第一隔离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内。

7.一种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的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二电连接端与所述电容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第三电连接件以及第四电连接件,所述第三电连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第三电连接端,所述第四电连接件包括伸出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第四电连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连接端远离电容器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远离所述功率模块本体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四电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的连接处形成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一焊接区域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跨设于所述间隙,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连接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容器及功率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一侧的第一搭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凌和平刘海军汤成波张海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