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
技术介绍
1、生态恢复是指帮助恢复和管理生态完整性的过程,生态完整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和历史关系以及可持续文化实践的变异性的关键范围。生态恢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2、公告号cn213012210u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用植被网,包括,植被网本体,所述植被网本体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植被网本体的顶部并位于安装槽之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植被网本体的内部并位于放置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植被网本体的内部并位于放置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安装槽与植被网本体进行固定安装;栽种机构,所述栽种机构包括固定网和粘纸,所述固定网与放置槽活动插接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生态修复用植被网在雨水冲刷时,容易导致填充的土壤流失,造成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从而导致生态修复失败的问题。在满足生态修复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现有技术中,若在同一栽种机构里的进行多种植物的种植并进行适当搭配以形成图案满足美观的需求,此时工作人员难以进行准确的分类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
2、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包括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栽种机构的安装槽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槽内底部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安装槽内固接有定位杆;所述栽种机构包括活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分隔结构的限位槽,所述分隔结构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活动插设于位置相适配的所述限位槽内。
3、进一步地,所述栽种机构还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防护网内壁连接的套环。
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挡板的位置及数量相适配。
5、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挡板与所述防护网之间形成栽种空间。
6、进一步地,各相邻两所述挡板之间的夹角相同,且所述挡板至少设置四个。
7、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粘纸。
8、进一步地,所述栽种空间内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砾石层、砂层和土壤层,所述土壤层内种植有植被层。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用于插设固定杆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杆身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①在本技术中,防护网和相邻两挡板之间形成栽种空间,连接杆、限位槽和挡板的位置数量均相适配,若干挡板和防护网之间形成多个栽种空间,各相邻两挡板之间的夹角相同,且挡板至少设置四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单个栽种机构之内的多个栽种空间内能够分别栽种不同种类的植物,便于进行多种植物的搭配以形成预设的图案满足美观的需求。
12、②在本技术中,当将固定杆的底部插入至地面以下时,凹槽随之进入至地面以下,设置凹槽能够提升固定杆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包括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栽种机构(3)的安装槽(2)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槽(2)内底部开设有若干透水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内固接有定位杆(7);所述栽种机构(3)包括活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2)内的防护网(31),所述防护网(3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分隔结构(35)的限位槽(34),所述分隔结构(35)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7)上的套筒(351),所述套筒(351)的外壁固接有挡板(352),所述挡板(352)远离所述套筒(351)的一端活动插设于位置相适配的所述限位槽(3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机构(3)还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7)上的并通过连接杆(32)与所述防护网(31)内壁连接的套环(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所述限位槽(34)和所述挡板(352)的位置及数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挡板(352)与所述防护网(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相邻两所述挡板(352)之间的夹角相同,且所述挡板(352)至少设置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连接杆(32)之间设置有粘纸(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空间(36)内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砾石层(9)、砂层(10)和土壤层(11),所述土壤层(11)内种植有植被层(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用于插设固定杆(5)的固定槽(4),所述固定杆(5)杆身上设置有若干凹槽(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包括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栽种机构(3)的安装槽(2)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槽(2)内底部开设有若干透水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内固接有定位杆(7);所述栽种机构(3)包括活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2)内的防护网(31),所述防护网(3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分隔结构(35)的限位槽(34),所述分隔结构(35)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7)上的套筒(351),所述套筒(351)的外壁固接有挡板(352),所述挡板(352)远离所述套筒(351)的一端活动插设于位置相适配的所述限位槽(3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机构(3)还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定位杆(7)上的并通过连接杆(32)与所述防护网(31)内壁连接的套环(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所述限位槽(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靖,杨茜,周盈涛,马仁义,张正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