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95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3
本技术属于除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包括箱体、转轮、排湿腔、加热器、再生加热通道和离心风机,所述箱体内部固定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再生加热通道设置在第二空间内,加热器和离心风机均设置在第三空间内,排湿腔上方设置有湿气出口,湿气出口与排湿口之间连接有排湿管,第二空间上方设置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第一空间内于第一安装板上方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与转轮之间套设有皮带;工作时离心风机和加热器同时启动,待处理空气被离心风机吸入除湿装置,空气经过除湿转轮时,水分子被转轮中的吸附材料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湿,具体为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1、试验箱是一种用于培养、保存、植物栽培、育种试验的专用设备,现有的试验箱一般温度是可控的,主要用于培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箱体装置,有的具有制冷和加热的双向调温系统,是生物、农业、医药、环保等科研部门的基本实验设备。

2、现有的试验箱为了控制其内部湿度,通常都会在试验箱上安装除湿装置,但是,现有的除湿装置大多采用冷冻除湿技术,在试验箱中安装除湿用冷凝器,通过压缩机制冷降低冷凝器表面温度,风机将箱内空气循环并通过冷凝器,使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冷凝器时冷凝结露并收集排出箱外。冷冻除湿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环境气温下降到25℃时,除湿效果约降低50%,下降到10℃以下基本不能除湿。制冷过程中除湿冷凝器温度不能低于4℃,否则就会形成霜,而霜或凝结在冷凝器表面,难以排除也就达不到除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包括箱体、转轮、排湿腔、加热器、再生加热通道和离心风机,所述箱体内部固定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安装板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架,转轮和排湿腔均设置在第一空间内,转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排湿腔位于转轮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并且排湿腔与转轮贴合的一侧开设有湿气进口,再生加热通道设置在第二空间内,再生加热通道与湿气进口位于同一轴线,加热器和离心风机均设置在第三空间内,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离心风机和加热器的贯通槽,其中加热器的出风口与再生加热通道连接,箱体的侧边固定有进风框,进风框上设置有进风口,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排湿口,箱体的背面设置有排气口,进风框和排湿口均位于第一空间处,排气口位于第三空间处,排湿腔上方设置有湿气出口,湿气出口与排湿口之间连接有排湿管,第二空间上方设置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第一空间内于第一安装板上方设置有驱动轮,电动马达的驱动轴与驱动轮连接,驱动轮与转轮之间套设有皮带;工作时离心风机和加热器同时启动,待处理空气由进风口被离心风机吸入除湿装置,空气经过除湿转轮时,水分子被转轮中的吸附材料吸附,通过转轮后的干燥空气由离心风机送回试验箱。离心风机将一部分干燥空气吹向加热器生成热风,由于转轮在不停旋转,当吸附饱和的转轮经过加热器所在的再生加热区时,离心风机将一部分干燥空气热风将附着在转轮上的水分吹出,经由排湿腔从排湿口向外排出。

3、优选的,所述驱动轮侧边设置有固定板和连接臂,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连接臂铰接在第一安装板上,连接臂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与皮带接触,并且连接臂底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固定板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弹簧的弹力拉动连接臂,使得连接臂带动弹簧压紧皮带,防止皮带松弛。

4、优选的,所述进风框内侧设置有滤网,设置的滤网主要用于防止杂质进入到箱体内部。

5、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外侧套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设置的防护罩主要用于起到保护加热器的作用。

6、优选的,所述湿气进口和再生加热通道均为扇形,以配合圆形的转轮。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本装置采用物理吸附的原理,将试验箱里的空气抽出,空气中的水份吸附于转轮上,通过转轮后的空气由离心风机送回试验箱。当转轮转至与再生加热通道平行时,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吸附在转轮中的水气加热脱附,使得除湿转轮再生恢复吸附能力,连续工作实现除湿目标。这种除湿方式受试验箱内温度局限小。除湿转轮在吸附饱和的状态下需加热脱附才能恢复吸附能力,因此通过pid控制电加热器控制除湿过程,可实现恒湿的控制目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转轮(9)、排湿腔(8)、加热器(11)、再生加热通道(10)和离心风机(12),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有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空间(101)、第二空间(102)和第三空间(103),第一安装板(6)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架(601),转轮(9)和排湿腔(8)均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内,转轮(9)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601)上,排湿腔(8)位于转轮(9)远离第一安装板(6)的一侧,并且排湿腔(8)与转轮(9)贴合的一侧开设有湿气进口(801),再生加热通道(10)设置在第二空间(102)内,再生加热通道(10)与湿气进口(801)位于同一轴线,加热器(11)和离心风机(12)均设置在第三空间(103)内,第二安装板(7)上开设有安装离心风机(12)和加热器(11)的贯通槽,其中加热器(11)的出风口与再生加热通道(10)连接,箱体(1)的侧边固定有进风框(2),进风框(2)上设置有进风口(3),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排湿口(4),箱体(1)的背面设置有排气口(5),进风框(2)和排湿口(4)均位于第一空间(101)处,排气口(5)位于第三空间(103)处,排湿腔(8)上方设置有湿气出口(802),湿气出口(802)与排湿口(4)之间连接有排湿管(15),第二空间(102)上方设置有电动马达(13),电动马达(13)固定在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上,第一空间(101)内于第一安装板(6)上方设置有驱动轮(17),电动马达(13)的驱动轴与驱动轮(17)连接,驱动轮(17)与转轮(9)之间套设有皮带(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7)侧边设置有固定板(14)和连接臂(18),固定板(14)固定在第一安装板(6)上,连接臂(18)铰接在第一安装板(6)上,连接臂(18)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19),滚轮(19)与皮带(16)接触,并且连接臂(18)底部设置有弹簧(20),弹簧(20)两端分别与连接臂(18)和固定板(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框(2)内侧设置有滤网(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1)外侧套设有防护罩(22),防护罩(22)固定在第二安装板(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进口(801)和再生加热通道(10)均为扇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转轮(9)、排湿腔(8)、加热器(11)、再生加热通道(10)和离心风机(12),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有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空间(101)、第二空间(102)和第三空间(103),第一安装板(6)靠近中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架(601),转轮(9)和排湿腔(8)均设置在第一空间(101)内,转轮(9)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601)上,排湿腔(8)位于转轮(9)远离第一安装板(6)的一侧,并且排湿腔(8)与转轮(9)贴合的一侧开设有湿气进口(801),再生加热通道(10)设置在第二空间(102)内,再生加热通道(10)与湿气进口(801)位于同一轴线,加热器(11)和离心风机(12)均设置在第三空间(103)内,第二安装板(7)上开设有安装离心风机(12)和加热器(11)的贯通槽,其中加热器(11)的出风口与再生加热通道(10)连接,箱体(1)的侧边固定有进风框(2),进风框(2)上设置有进风口(3),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排湿口(4),箱体(1)的背面设置有排气口(5),进风框(2)和排湿口(4)均位于第一空间(101)处,排气口(5)位于第三空间(103)处,排湿腔(8)上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新
申请(专利权)人:佛且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