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余垃圾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88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2
本技术涉及餐余垃圾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餐余垃圾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壁一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了圆锥形结构的过滤筛筒,可以使过滤筛筒内壁的底部为斜坡结构,使得垃圾向出口输送时向上推动,提高移动的阻力,提高液体的向下流动的效率,通过圆锥形的结构可以使垃圾输送空间被逐步的挤压压缩,使得液相垃圾被挤出,提高固液分离效果,过滤筛筒通过连接轴承直接与过滤箱内壁转动连接,使得加料管可以从过滤筛筒靠近连接轴承一侧的开口直接加入垃圾,因此在过滤筛筒转动过程中可以持续加入垃圾,从而可以连续的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餐余垃圾分离,特别是一种餐余垃圾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餐余垃圾是由固体、液体组成的混合物,不能像普通垃圾一样处理,通常在将餐余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时,需要将餐余垃圾中的固体杂质和液体进行分离,生产出的固体杂质可以用于制造肥料等,生产出的液体可以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等。

2、在中国技术cn216986629u中公开了一种餐余垃圾分类固液分离装置,该餐余垃圾分类固液分离装置通过结合外筒、筛筒、绞龙以及两位置线的设定,确保能够将餐余固液垃圾实现充分固、液分离,并能够将固、液实现有效分类和收集;在餐余固液垃圾处于不同的位置线上时,相应转动筛筒或者绞龙,以避免固体杂质从出料口甩出后与外筒的液体再次混合,导致固液分离不彻底,但是该餐余垃圾分类固液分离装置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该餐余垃圾分类固液分离装置通过绞龙水平推动餐厨垃圾移动,对于垃圾的挤压效果不佳,导致滤除液相垃圾的效果不佳,而且其进料口开设于筛筒一侧的边缘,导致筛筒转动时进料口无法保持与进料斗对准,造成无法连续的供给物料。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余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内壁一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10),所述连接轴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筛筒(11),所述过滤筛筒(11)为圆锥形结构,所述过滤筛筒(11)靠近连接轴承(10)一侧的直径大于远离连接轴承(10)一侧的直径,所述过滤箱(2)一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管(5),所述加料管(5)的输出端贯通过滤箱(2)与过滤筛筒(1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料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斗(6),所述过滤箱(2)外壁靠近连接轴承(10)一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余垃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内壁一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10),所述连接轴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筛筒(11),所述过滤筛筒(11)为圆锥形结构,所述过滤筛筒(11)靠近连接轴承(10)一侧的直径大于远离连接轴承(10)一侧的直径,所述过滤箱(2)一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管(5),所述加料管(5)的输出端贯通过滤箱(2)与过滤筛筒(1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料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斗(6),所述过滤箱(2)外壁靠近连接轴承(10)一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4),所述过滤箱(2)内壁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渐变直径绞龙(12),所述第一减速电机(4)的输出端与渐变直径绞龙(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渐变直径绞龙(12)的边缘与过滤筛筒(11)的内壁贴合,所述过滤筛筒(11)外壁远离连接轴承(10)一侧贯穿出过滤箱(2)外壁且与过滤箱(2)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筛筒(11)外壁远离连接轴承(10)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13),所述过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兰吴静吴伟安熊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荣厨厨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