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87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包括框架和监测开闸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监测开闸装置,即配合移动板后侧上端所设的水位计,可实时监测水位情况,根据水位高低情况,来自动控制闸门板主体开合活动,且配合移动组件内部所设传动杆与连接座,可调整水位计监测位置,以此,提高水位监测准确度,从而达到了水位辅助监测,自动控制开关闸活动的优点,且设置了清理组件,即传动杆转动时,可带动主动轮、皮带与从动轮,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随之啮合传动,来带动转板,进行移动架与擦拭片横移,以此,实现水位计底部便捷擦拭清洁,从而达到了水位计底部镜头处辅助往复擦拭清洁配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洪闸门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


技术介绍

1、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常造成江河沿岸河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海岸地带的淹没,防洪是防御洪水危害人类的对策、措施和方法;

2、通常在防洪坝口都会装设有防洪闸门,通过开闭合闸门对洪水进行疏堵来起到防洪治洪的作用;

3、闸门一般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在水利工程中,水闸作为挡水、泄水或取水的建筑物,应用广泛;

4、现有申请号为cn202022567002.2的一种水利防洪用闸门,包括闸门框,所述闸门框的内侧左右壁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前后壁均开设有位于闸门框内的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均与闸门本体滑动连接,所述闸门本体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且延伸至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弹簧,八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闸门本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连接板,该水利防洪用闸门,具备开闭阻力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闸门结构较为简单,多采用电机带动丝杆,通过螺纹传动带动闸门移动,水闸关闭后,闸门在水压的作用下会压紧闸门框,导致打开时需要较大的启动力度,加重驱动电机的负担,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5、上述现有闸门,通过多处弹簧的设置,来降低闸门开关的阻力,实现流畅开关防洪配合,但其对于大坝或水库内部水位的自监测性较低,导致水位超过预警线时,较难第一时间实现开闸泄水防洪活动,对及时防洪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中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与螺杆相接,所述螺杆下端与闸门板主体螺纹传动连接,且闸门板主体左右两侧与框架滑动连接,还包括设于顶板后侧的监测开闸装置,所述监测开闸装置包括紧固于顶板后侧的连接框、设于连接框前侧内部的移动组件、相接于移动组件上端的移动板、置于移动板上端的水位计以及安装于连接框左侧内部的清理组件。

3、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于连接框右侧的伺服电机、相接于伺服电机左侧并内置于连接框前侧内部的传动杆以及传动连接于传动杆外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与移动板底部相接。

4、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相接于传动杆左侧的主动轮、传动连接于主动轮外侧的皮带、传动连接于皮带下端的从动轮、插接于从动轮中部的转轴、套设于转轴外侧的第一锥齿轮、啮合于第一锥齿轮后侧的第二锥齿轮、相接于第二锥齿轮后侧的转板、传动连接于转板后侧并内置于连接框左侧内部的移动架、插接于移动架上端两侧的导杆以及设于移动架上端的擦拭片。

5、优选的,所述连接框前侧相对应开设有横向凹槽,且监测开闸装置通过所开设横向凹槽与移动组件相接。

6、优选的,所述传动杆横向转动连接于连接框前侧所开设横向凹槽内部,且传动杆外表面相对应开设有外螺纹。

7、优选的,所述连接座滑动嵌入连接框前侧所开设横向凹槽内部,且连接座下端中部与传动杆外侧相螺纹传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皮带与从动轮呈竖直传动状态设置,且从动轮中部横向穿设有转轴。

9、优选的,所述移动架整体呈凹形条状设置,且移动架前侧下端相对应开设有竖直凹槽。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监测开闸装置,即配合移动板后侧上端所设的水位计,可实时监测水位情况,根据水位高低情况,来自动控制闸门板主体开合活动,且配合移动组件内部所设传动杆与连接座,可调整水位计监测位置,以此,提高水位监测准确度,从而达到了水位辅助监测,自动控制开关闸活动的优点。

12、优点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清理组件,即传动杆转动时,可带动主动轮、皮带与从动轮,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随之啮合传动,来带动转板,进行移动架与擦拭片横移,以此,实现水位计底部便捷擦拭清洁,从而达到了水位计底部镜头处辅助往复擦拭清洁配合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端中部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下端与螺杆(4)相接,且闸门板主体(5)左右两侧与框架(1)滑动连接,所述螺杆(4)下端与闸门板主体(5)螺纹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62)包括安装于连接框(61)右侧的伺服电机(621)、相接于伺服电机(621)左侧并内置于连接框(61)前侧内部的传动杆(622)以及传动连接于传动杆(622)外侧的连接座(623),所述连接座(623)上端与移动板(63)底部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5)包括相接于传动杆(622)左侧的主动轮(651)、传动连接于主动轮(651)外侧的皮带(652)、传动连接于皮带(652)下端的从动轮(653)、插接于从动轮(653)中部的转轴(654)、套设于转轴(654)外侧的第一锥齿轮(655)、啮合于第一锥齿轮(655)后侧的第二锥齿轮(656)、相接于第二锥齿轮(656)后侧的转板(657)、传动连接于转板(657)后侧并内置于连接框(61)左侧内部的移动架(658)、插接于移动架(658)上端两侧的导杆(659)以及设于移动架(658)上端的擦拭片(6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61)前侧相对应开设有横向凹槽,且监测开闸装置(6)通过所开设横向凹槽与移动组件(62)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622)横向转动连接于连接框(61)前侧所开设横向凹槽内部,且传动杆(622)外表面相对应开设有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23)滑动嵌入连接框(61)前侧所开设横向凹槽内部,且连接座(623)下端中部与传动杆(622)外侧相螺纹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651)、皮带(652)与从动轮(653)呈竖直传动状态设置,且从动轮(653)中部横向穿设有转轴(65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658)整体呈凹形条状设置,且移动架(658)前侧下端相对应开设有竖直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端中部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下端与螺杆(4)相接,且闸门板主体(5)左右两侧与框架(1)滑动连接,所述螺杆(4)下端与闸门板主体(5)螺纹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62)包括安装于连接框(61)右侧的伺服电机(621)、相接于伺服电机(621)左侧并内置于连接框(61)前侧内部的传动杆(622)以及传动连接于传动杆(622)外侧的连接座(623),所述连接座(623)上端与移动板(63)底部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5)包括相接于传动杆(622)左侧的主动轮(651)、传动连接于主动轮(651)外侧的皮带(652)、传动连接于皮带(652)下端的从动轮(653)、插接于从动轮(653)中部的转轴(654)、套设于转轴(654)外侧的第一锥齿轮(655)、啮合于第一锥齿轮(655)后侧的第二锥齿轮(656)、相接于第二锥齿轮(656)后侧的转板(657)、传动连接于转板(657)后侧并内置于连接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津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