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布匹脱水祛皱,具体涉及布匹脱水祛皱装置。
技术介绍
1、布匹是纺织品,就是通常所说的布料。匹是指一段布料,一般规格为30米,在生产过程中,因布料不同或生产上的其它原因,一匹布不一定就是30米,有25米、45米等,不论多长,都将一段布料叫一匹布,一件布匹一般是600米,也就是20匹布。
2、目前公开号cn213571106u公开了用于纺织加工的祛皱型布匹脱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对称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之间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一侧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下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辅助机构、所述挤压机构、所述烘干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
3、为了解脱水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装置内部设置有烘干机构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生产过程中布匹表面吸附较多的碎屑无法清理的情况,进而导致碎屑影响布匹后续使用,增加了加工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布匹脱水祛皱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的内侧设置有清洁单元,所述传输组件的内侧设置有祛皱单元,所述传输组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烘干单元。
4、所述清洁单元包括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设置在传输组件的内侧,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内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表面内侧固定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放置辊,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传输辊一。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置辊与传输辊一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进行传输的效果。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有传输辊二,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动力槽,所述动力槽内侧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内侧。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卷辊、动力槽、皮带和电机一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加工完成后的布匹进行收集的效果。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祛皱单元包括蒸汽箱,所述蒸汽箱设置在连接板的内侧,所述蒸汽箱的一侧套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表面内侧套接有泵机,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的底侧且套接有蒸汽板,所述蒸汽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贯穿设置在连接板的内侧。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蒸汽箱、输气管、泵机、蒸汽板、贴合板、伸缩杆和弹簧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进行熨平的效果,防止产生褶皱的问题。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汽板的底侧设置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贴合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接在底板的内侧。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伸缩杆与贴合板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可对布匹按压熨平的力度进行控制的效果。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烘干单元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面,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套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侧设置有加热丝。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机、连接管、加热箱、加热丝、传输管、保温罩和上喷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的顶面进行快速烘干的效果。
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箱的两侧套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表面内侧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传输管的表面内侧套接有上喷嘴,所述传输管的底侧设置有烘干台,所述烘干台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内侧,所述传输管的表面内侧套接有下喷嘴,所述下喷嘴设置在烘干台的底侧。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输管与下喷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底面进行快速烘干的效果。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技术提供布匹脱水祛皱装置,通过放置辊与传输辊一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进行传输的效果,通过收卷辊、动力槽、皮带和电机一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加工完成后的布匹进行收集的效果,通过蒸汽箱、输气管、泵机、蒸汽板、贴合板、伸缩杆和弹簧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进行熨平的效果,防止产生褶皱的问题,通过电机二、转杆、固定槽和清洁刷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效果,同时通过落料槽与收集槽的相互配合将清洁出的碎屑进行收集的效果。
19、2、本技术提供布匹脱水祛皱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与贴合板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可对布匹按压熨平的力度进行控制的效果,通过风机、连接管、加热箱、加热丝、传输管、保温罩和上喷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的顶面进行快速烘干的效果,通过传输管与下喷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对布匹底面进行快速烘干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组件(2),所述传输组件(2)的内侧设置有清洁单元(3),所述传输组件(2)的内侧设置有祛皱单元(4),所述传输组件(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烘干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2)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设置在支撑杆(1)的一端,所述底板(21)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板(22),所述底板(21)的顶面设置有放置辊(23),所述底板(21)的顶面设置有传输辊一(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的内侧设置有传输辊二(25),所述连接板(22)的内侧设置有收卷辊(26),所述收卷辊(26)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动力槽(27),所述动力槽(27)内侧传动连接有皮带(28),所述皮带(28)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电机一(29),所述电机一(29)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祛皱单元(4)包括蒸汽箱(41),所述蒸汽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板(44)的底侧设置有贴合板(46),所述贴合板(4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7),所述贴合板(4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48),所述弹簧(48)的一端固定接在底板(2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5)包括风机(51),所述风机(51)设置在连接板(22)的顶面,所述风机(51)的出风端套接有连接管(52),所述连接管(52)的一端套接有加热箱(53),所述加热箱(53)的内侧设置有加热丝(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53)的两侧套接有传输管(55),所述传输管(55)的表面内侧设置有保温罩(56),所述传输管(55)的表面内侧套接有上喷嘴(57),所述传输管(55)的底侧设置有烘干台(58),所述烘干台(58)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2)的内侧,所述传输管(55)的表面内侧套接有下喷嘴(59),所述下喷嘴(59)设置在烘干台(58)的底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组件(2),所述传输组件(2)的内侧设置有清洁单元(3),所述传输组件(2)的内侧设置有祛皱单元(4),所述传输组件(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烘干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2)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设置在支撑杆(1)的一端,所述底板(21)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板(22),所述底板(21)的顶面设置有放置辊(23),所述底板(21)的顶面设置有传输辊一(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的内侧设置有传输辊二(25),所述连接板(22)的内侧设置有收卷辊(26),所述收卷辊(26)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动力槽(27),所述动力槽(27)内侧传动连接有皮带(28),所述皮带(28)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电机一(29),所述电机一(29)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脱水祛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祛皱单元(4)包括蒸汽箱(41),所述蒸汽箱(41)设置在连接板(22)的内侧,所述蒸汽箱(41)的一侧套接有输气管(42),所述输气管(42)的表面内侧套接有泵机(43),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仲恩,陈胜焜,马勇,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亚纺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