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焦化工的一种熔硫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熔硫装置。
技术介绍
1、低品质硫磺及含硫副盐废液是以hpf、pds等为催化剂的焦炉煤气氨法湿式氧化脱硫脱氰工艺的副产品,将其焚烧制取硫酸,从根本上解决了低品质硫磺回收利用及脱硫副盐废液无害化后处理的工艺问题,可有效提高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效率,减少三废排放,提高焦化环保水平。煤气净化脱硫单元送来的硫浆被熔硫操作处理,生成的液体硫磺是制酸的关键原料。熔硫装置作为废液及液硫制酸工艺预处理单元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工艺的稳定及生产。
2、目前,传统的熔硫釜通过加热破碎泡沫获得固态硫。煤气净化脱硫单元送来的硫浆进入熔硫釜后,会逐渐沉积,导致内部无法均匀受热,熔硫效率低,熔硫时间长,加热蒸汽消耗大,制取的硫磺品质差。另外,排出的清液温度高,影响脱硫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熔硫装置,采用冷却——预热——加热——熔硫工艺,硫浆受热均匀,熔硫效率高,可降低熔硫作业的蒸汽消耗,工艺运行稳定,制取的硫磺品质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新型熔硫装置,包括冷却段、预热段、加热段和熔硫段;冷却段由冷却介质入口、封头、冷却筒体、冷却介质出口、管板、预热筒体、u形换热管和清液出口组成,其中封头与冷却筒体焊接连接,冷却筒体与预热筒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夹设有管板,u形换热管为若干根与管板焊接连接且u形部分位于
4、预热段与冷却段共用预热筒体,预热段由预热筒体、盘管组成,其中盘管为螺旋盘管结构,设置在预热筒体内,且最下层的盘管成水平布置,水平布置盘管的底部均匀开孔,孔型可以是圆孔、椭圆孔或方孔;
5、加热段为贯通型螺旋板换热器,上端通过法兰与预热段固定连接、下端通过法兰与熔硫段固定连接;
6、熔硫段为卧式u形换热器结构,由加热介质入口、左封头、左筒体、加热介质出口、熔硫管板、右筒体、硫出口、熔硫u形换热管、右封头、硫入口和杂质出口组成,其中左封头与左筒体焊接连接,左筒体与右筒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夹设有熔硫管板,熔硫u形换热管为若干根与熔硫管板焊接连接且u形部分位于右筒体内、u形开口与左筒体空腔连通,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介质出口对称设置在左筒体的上下两侧,硫出口设置在右筒体下方且位于与加热段中心线同轴位置,硫入口设置在右筒体上方且位于与加热段中心线同轴位置,杂质出口设置在右筒体上方左侧。
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段、预热段和加热段的中心线同轴且与熔硫段的中心线垂直。
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段的冷却筒体空腔和熔硫段的左筒体空腔内均设有隔板。
9、进一步的,所述硫出口为凸缘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段和熔硫段的加热介质可以是蒸汽或导热油。
1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段的冷却介质是水。
12、进一步的,所述右筒体下部设有支座。
13、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段、预热段、加热段和熔硫段的外部均设有保温设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硫浆通过硫浆盘管沿螺旋结构进入预热段,可充分利用分离后清液的余热将刚进入设备的硫浆预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省浆液需要的总传热量,降低蒸汽消耗量;
16、2)采用u形管结构,加热和冷却温度均匀,易于清洗;
17、3)熔硫段杂质出口可以排出煤粉等杂质,得到硫磺的纯度高;
18、4)熔硫装置各部件采用螺柱螺母连接,安装检修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熔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段、预热段、加热段和熔硫段;冷却段由冷却介质入口、封头、冷却筒体、冷却介质出口、管板、预热筒体、U形换热管和清液出口组成,其中封头与冷却筒体焊接连接,冷却筒体与预热筒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夹设有管板,U形换热管为若干根与管板焊接连接且U形部分位于预热筒体内、U形开口与冷却筒体、封头、管板围城的空腔连通,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对称设置在冷却筒体的左右两侧,清液出口设置在预热筒体左上侧,构成U形管式换热器结构且呈立式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熔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预热段和加热段的中心线同轴且与熔硫段的中心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熔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预热段、加热段和熔硫段的外部均设有保温设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熔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和熔硫段的加热介质可以是蒸汽或导热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熔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段的冷却介质是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熔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段、预热段、加热段和熔硫段;冷却段由冷却介质入口、封头、冷却筒体、冷却介质出口、管板、预热筒体、u形换热管和清液出口组成,其中封头与冷却筒体焊接连接,冷却筒体与预热筒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夹设有管板,u形换热管为若干根与管板焊接连接且u形部分位于预热筒体内、u形开口与冷却筒体、封头、管板围城的空腔连通,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对称设置在冷却筒体的左右两侧,清液出口设置在预热筒体左上侧,构成u形管式换热器结构且呈立式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有龙,谭瑞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