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极片厚度检测,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极片是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组成,电池在放电时,电流通过极片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
2、电池极片在生产中,包括混料、涂布、辊压、分切、极耳焊接等工序,电池极片的生产还需要使用高纯度的原材料,比如铜箔、铝箔、镍箔等,电池极片生产中,涂布工艺的厚度侧面可以间接反映涂布辅料的量,辊压工序也要控制极片的厚度,所述需要测量电池极片的厚度,现有技术中,通过千分尺、激光测厚仪等设备进行在线检测,测量步骤多,且在测量时可能会导致极片划伤等情况。
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在第一背板两端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在一对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导轨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在导轨外侧壁滑动;所述导轨远离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在导轨外侧壁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底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顶部;所述指针中部设置有转轴;
3、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在第二固定板底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二固定板底部;此步骤通过第一顶杆的设置,在固定电池极片时,增加电池极片的接触面积。
4、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杆远离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为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此步骤通过垫块的设置,减少第二固定板或第一顶杆与电池极片的直接接触,减少电池极片被划伤的可能性,提高电池极片表面的完整性。
5、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中部设置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在第三固定板中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三固定板中部;所述第三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第二顶杆外侧壁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底端;所述第二弹簧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顶杆底部;此步骤通过第二顶杆、吸盘、第二弹簧的设置,将电池极片放置固定在第三固定板顶部,减少电池极片测量时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减少电池极片偏移导致极片划伤的可能性。
6、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内部;此步骤通过第三弹簧的设置,第一顶杆与电池极片接触并压缩第三弹簧,在电池极片厚度不同时,测量出电池极片厚度大的距离,提高测量电池极片的精确度,减少测量电池极片厚度的误差。
7、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第二固定板顶部中心位置;此步骤通过配重块的设置,将吸盘向下压与第三固定板顶部齐平,减少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对电池极片测量的误差,提高测量电池极片厚度的精确度。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通过第一背板、第一固定板、导轨、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一弹簧、指针、连杆、转轴、刻度板、第二背板的设置,通过指针在刻度板上的位置判断电池极片是否在误差范围内,指针超出刻度板两端则电池极片厚度不在规定范围内,此装置可以快速测量电池极片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减少电池极片测量的步骤,简化电池极片测量的步骤。
10、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通过垫块的设置,减少第二固定板或第一顶杆与电池极片的直接接触,减少电池极片被划伤的可能性,提高电池极片表面的完整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在第一背板(1)两端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一固定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导轨(12);所述导轨(12)在一对第一固定板(11)之间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导轨(12)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3);所述第二固定板(13)在导轨(12)外侧壁滑动;所述导轨(12)远离第二固定板(13)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固定板(14);所述第三固定板(14)在导轨(12)外侧壁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板(11)靠近第二固定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针(16);所述指针(16)底部铰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13)顶部;所述指针(16)中部设置有转轴(18);所述指针(16)通过转轴(18)转动;所述第一背板(1)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背板(101);所述第二背板(101)靠近导轨(12)的侧面设置有刻度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2)远离第二固定板(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3);所述垫块(3)为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14)中部设置有第二顶杆(4);所述第二顶杆(4)在第三固定板(14)中部设置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三固定板(14)中部;所述第三固定板(14)顶端固定连接有吸盘(41);所述第二顶杆(4)外侧壁套有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弹簧(42)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14)底端;所述第二弹簧(42)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顶杆(4)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5);所述第三弹簧(5)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1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3)顶部设置有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3)顶部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在第一背板(1)两端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一固定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导轨(12);所述导轨(12)在一对第一固定板(11)之间设置一对,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导轨(12)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3);所述第二固定板(13)在导轨(12)外侧壁滑动;所述导轨(12)远离第二固定板(13)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固定板(14);所述第三固定板(14)在导轨(12)外侧壁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板(11)靠近第二固定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针(16);所述指针(16)底部铰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13)顶部;所述指针(16)中部设置有转轴(18);所述指针(16)通过转轴(18)转动;所述第一背板(1)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背板(101);所述第二背板(101)靠近导轨(12)的侧面设置有刻度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3)底部设置有第一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柏,单辉,石常鹏,王金龙,李佳明,周玉林,石庆沫,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昆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