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499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0
本申请涉及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和方法。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包括: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观察组件;转子包括转轴、转子铁芯和端板,转轴设有中空腔和转轴导孔,端板设有端板导孔,转子铁芯设有转子去重孔,端板和转子铁芯之间设有流通区,且转子去重孔与流通区连通;观察组件包括温度显示仪和高速相机;换热循环组件包括换热煤循环支路、换热循环支路和换热循环主路,换热循环主路和换热煤循环支路连接形成换热煤循环管路,换热循环主路和换热循环支路连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换热循环支路的输出端与转子组件连接,转子组件还与换热循环主路的输入端连接。本申请通过观察组件分析甩油性能和换热效果,避免了除换热煤以外因素影响换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特别是涉及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永磁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牵引电机中最常用的电机类型,温度升高对绕组绝缘寿命有不利影响,根据经验法则,温度每升高10℃,绝缘寿命就会减少一半。更为重要随着高速、高功率密度性能发展趋势,永磁电子最高转速已普遍高于20000r/min,工作转速越高转子铁心损耗增加,温升越激烈;转子铁心温度对永磁体的性能影响较大,当永磁体温度超过其热极限时,将发生不可逆退磁,电机动力输出性能下降。

2、相关技术中,高速、高性能永磁电机多采用转子铁心横流+定子端部甩油冷却方案,转子内横流多采取转子冲片开孔或隔磁孔等结构实现冷却油内横流,实现磁钢和转子铁心对流换热冷却;另外在高速旋转离心作用下,冷却油通过转子端部开放油孔/路甩出,喷淋在定子端部绕组内表面,同时实现定子端部对流换热冷却;转子铁心横流+定子端部甩油冷却方案是一种先进的车用电机冷却方式,其不仅实现了转子铁心与磁钢的有效冷却,而且强化了对端部绕组内表面的散热,有效缩短了热量传导路径,且实现了多目标集成冷却设计,直接有效的降低转子和绕组内表面温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循环主路包括储液罐、变频油泵和换热组件,所述储液罐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循环支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换热煤循环支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换热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和换热循环机,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换热循环机连接形成温度调节循环回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频油泵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循环主路包括储液罐、变频油泵和换热组件,所述储液罐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液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循环支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换热煤循环支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换热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和换热循环机,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换热循环机连接形成温度调节循环回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变频油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循环支路的第一端和所述换热循环主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循环主路设有换热煤压力传感器和调节减压阀,所述换热煤压力传感器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换热煤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循环支路的输出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换热循环主路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拓舟黄智昊王斯博赵慧超王晓旭张颖李育宽张冰李想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