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俊光专利>正文

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31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个壳座。该壳座具有相互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的一个基体与一个盖体。该基体是与热源进行热交换,使该第一容室内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且与该基体进行热交换的气流。借此,以前述热交换程序快速且均匀的散热,提升热源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密闭空间内的热源,达到散热效果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般具有壳体的电子装置,为了达到散热效果,主要是如台湾公告第557119号 案,在该壳体上开设有多数个散热孔,用于散发热能,或如台湾证书号第M329146号案,直 接采用具有热传导性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壳体,使该壳体分别与热源及外界冷空气接触而 进行热交换作用,达到散热目的。 惟,前述设置有散热孔的壳体,不具有防水、防潮、防尘的效果,不但容易毁损电子 元件,且使用寿命较短,而不适用于工业用或高精密度的电子装置,至于具有热传导性能的 壳体,虽然可以达到防水、防潮、防尘的效果,却会因为电子元件设置在该壳体内,有散热效 果不佳,及材料成本较高等缺失,尤其是该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热源时,或该热源为高功率的 发光二极体时,过多热能的累积,反而会使该壳体内形成一储存热能的空间,严重影响电子 元件的使用效能,及大幅降低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散热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壳座,其特征在于:该壳座,具有相互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的一基体与一盖体,及与该第一容室连通的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该基体具有排除在该第一容室外且与热源进行热交换的一端面,使该第一容室内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且与该基体进行热交换的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壳座,其特征在于该壳座,具有相互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的一基体与一盖体,及与该第一容室连通的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该基体具有排除在该第一容室外且与热源进行热交换的一端面,使该第一容室内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且与该基体进行热交换的气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座的基体具有 与热源接触的一实体部,及与该实体部导接且穿置在该第一容室内的多数个散热元件。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分别为 一散热鳍片。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有 贯穿的多数个孔洞。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洞是上、下对 正排列成至少一排。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洞共排列成数排。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相邻散热元件间 是形成有间隙。8. 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相邻散热元 件间的间隙与孔洞是相互连通。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座的基体还具 有形成在该实体部上且串接前述散热元件的多数个导热元件。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热元件是实 心柱、U形板、空心管、热管其中一种。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 有供前述导热元件贯穿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俊光郭正忠蔡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骆俊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