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多个换热管,壳体具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衔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组件,下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壳程流体进口,上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壳程流体出口,上壳体与连接组件之间形成上腔室,下壳体与连接组件之间形成下腔室,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换热管一一对应穿过多个通孔,且换热管外壁与通孔内壁之间密封安装,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多个连通上腔室与下腔室的导流孔,换热管由上管体部和下管体部对接而成,上管体部和下管体部的对接处位于通孔内,连接组件使列管式换热器可拆卸清洗,降低了清洗难度,从而能更方便快速地去除列管式换热器中的污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列管式换热器是应用非常广泛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换热管、封头等组成,为增大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使结构更紧凑、减少金属耗量、提高传热系数,换热管采用小管径的细长设计结构,但小管径流体阻力大,在使用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污垢沉积物等,特别是温度降低时,更易出现污垢沉积物,污垢沉积物热阻较高,大大降低了传热效率,同时由于结垢减小了流道面积,介质流动阻力增大,能耗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换热管堵塞的现象,此时就会面临设备维修、停机或者报废更换的危险,此外,还会耽误生产等的进程,因此及时有效地清理换热管结垢至关重要。实际生产中一般使用高压水射流间隔几个月来清洗换热管,通过喷嘴或喷头将高压水注入换热管内部产生强力的水流冲击力来清洗污垢,但由于换热管为细长的管道结构,喷嘴或喷头不易伸入管道内部,且由于高压水枪的压力限制,越往后段,清洗力度越弱,以上因素都给换热管的快速清洗造成了困难。
2、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款易清洗的列管式换热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以及多个换热管(2),换热管(2)均贯穿壳体(1)且换热管两端均留于壳体(1)外,且换热管(2)与壳体(1)之间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1)具体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衔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组件(3),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可拆卸连接,下壳体(12)上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壳程流体进口(4),上壳体(11)上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壳程流体出口(5),上壳体(11)与连接组件(3)之间形成上腔室,下壳体(12)与连接组件(3)之间形成下腔室,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多个换热管(2)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以及多个换热管(2),换热管(2)均贯穿壳体(1)且换热管两端均留于壳体(1)外,且换热管(2)与壳体(1)之间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1)具体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衔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组件(3),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可拆卸连接,下壳体(12)上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壳程流体进口(4),上壳体(11)上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壳程流体出口(5),上壳体(11)与连接组件(3)之间形成上腔室,下壳体(12)与连接组件(3)之间形成下腔室,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多个换热管(2)一一对应穿过多个通孔(31),且换热管外壁与通孔内壁之间密封安装,连接组件(3)上开设有多个连通上腔室与下腔室的导流孔(32),换热管由上管体部(21)和下管体部(22)对接而成,上管体部(21)和下管体部(22)的对接处位于通孔内(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3)具体包括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组件(33)以及与下壳体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组件(34),当上管体部(21)和下管体(22)部处于对接状态时,上连接组件(33)的下壁与下连接组件(34)的上壁适配贴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封头(6)、上封头(7),下封头(7)与下壳体(12)之间密封对接出将换热管(2)下端收纳于内的进料室,下封头(7)上开设有与进料室连通的管程流体进口(8);上封头(6)与上壳体(11)之间密封对接出将换热管(2)上端收纳于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孙贤洋,杨阳,杨明,朱洪义,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