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剂的,尤其涉及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采用胶粘剂对金属材料进行粘接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的焊接、铆接、螺接等工艺,尤其对金属件的缺陷修补和维修更具有独特的作用。粘接不会像焊接因高温加热引起结构变形和金相组织改变,也不会像铆接、螺接因钻孔套扣造成应力集中和强度降低。只要选胶合适、接头合理、工艺得当就会获得满意的金属粘接效果。
2、作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典型代表第二代丙烯酸酯胶粘剂具有固化快、强度高、韧性好、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但市场上适用于金属粘接,特别适用于锌、镍、铬等金属粘接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都存在粘接强度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金属的表面有一层水膜,阻碍了胶粘剂与金属接触而导致的。
3、因为金属的导热性能良好,故在金属表面的温度通常比木头、塑料的低,空气里的水分子碰到金属表面就会预冷凝结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这也是金属很容易生锈的原因。水与结构胶是无机物与有机物,不能互相溶解。在经过高温处理过的金属表面,在金属表面还有余温时粘接,其强度也是高于常温粘接的,这是因为只要金属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水分子碰到金属就不会遇冷凝结成水膜。
4、本专利技术是从除去水膜来提高金属粘接强度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制备方法,用于与金属粘接,且解决了现有技术里金属粘接强度不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
3、上述组分中,a组分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2-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酸酯里的任意两种以上。
4、上述组分中,a组分的增韧增粘剂包括氯丁橡胶、mbs树脂、abs树脂、丁腈橡胶、pe、sebs、sbs、氯磺化聚乙烯的两种以上混合,a组分稳定剂包括苯醌、萘醌、edta-na盐的两种以上混合。
5、上述组分中,除水剂为氧化钙或乙醇钠或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6、上述组分中,a组分还原剂包括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甲基邻甲苯胺、n,n一二乙基对甲苯胺的一种以上混合。
7、上述组分中,b组分的氧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8、上述组分中,b组分的增塑剂为苯甲酸酯类增塑剂和高沸点长链烷基酯的一种以上混合,b组分的增韧剂包括环氧树脂、abs、sebs、mbs的一种以上混合;其中环氧树脂为e20、e44或e51的一种以上混合;
9、上述组分中,助剂包括颜料、气相白炭黑、蜡、玻璃微球的两种以上混合。
10、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包括a组分制备方法、b组分制备方法,a组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在干燥条件下将丙烯酸酯类单体与稳定剂、除水剂混合均匀;
12、2)在干燥条件下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上述增韧增粘剂、还原剂和助剂充分溶解;
13、3)在真空条件下脱泡;
14、b组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在干燥条件下将氧化剂、增塑剂、除水剂混合均匀后;
16、2)在干燥条件下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增韧剂和助剂充分溶解;
17、3)在真空条件下脱泡。
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添加除水剂与水膜反应,能够将粘接面的水膜除去,使粘接更加牢固,利于结构胶与粘接面连接。
19、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包括A、B组分, 所述A、B两组份的体积比为A:B=10:1,其中所述A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50%-70%、增韧增粘剂20%-40%、还原剂0.1%-3%、稳定剂0.1%-6%、助剂0.1%-10%;其中所述B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包括氧化剂20%-50%、增塑剂20%-50%、增韧剂10%-20%、助剂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包括用于吸收金属表面水膜的除水剂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还包括用于吸收金属表面水膜的除水剂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2-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酸酯里的任意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增韧增粘剂包括氯丁橡胶、MBS树脂、ABS树脂、丁腈橡胶、PE、SEBS、SB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为氧化钙或乙醇钠或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原剂包括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甲基邻甲苯胺、N,N一二乙基对甲苯胺的一种以上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的氧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的增塑剂为苯甲酸酯类增塑剂和高沸点长链烷基酯的一种以上混合,所述B组分的增韧剂包括环氧树脂、ABS、SEBS、MBS的一种以上混合;其中环氧树脂为E20、E44或E51的一种以上混合。
9.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制备方法、B组分制备方法, 所述A组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包括a、b组分, 所述a、b两组份的体积比为a:b=10:1,其中所述a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50%-70%、增韧增粘剂20%-40%、还原剂0.1%-3%、稳定剂0.1%-6%、助剂0.1%-10%;其中所述b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含量包括氧化剂20%-50%、增塑剂20%-50%、增韧剂10%-20%、助剂0.1%-10%;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包括用于吸收金属表面水膜的除水剂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还包括用于吸收金属表面水膜的除水剂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2-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酸酯里的任意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增韧增粘剂包括氯丁橡胶、mbs树脂、abs树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