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以及装配有该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1、目前,缝纫机中都配置有剪线机构,用于在缝纫结束时自动切断面线和底线。如此,剪线完成后,机针的一侧会残留有一段一定长度的面线线头,该面线线头构成起针线头。下次缝制起缝时,起针线头极容易在缝料上形成鸟巢状线头,影响整个缝料的质量,也就影响整个衣物的品质。为了保证衣物的品质,势必需要人工二次修剪鸟巢状线头,从而增加了工人的人工强度,并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在起缝时能剪断起针线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包括分布在缝纫机中机针一侧的主切线刀、起缝切线刀和缝后切线刀,所述起缝切线刀和缝后切线刀为两把独立的切线刀、并都可运动地装配在缝纫机中旋梭的外周侧;所述起缝切线刀上设有起缝勾线槽和起缝刀刃,所述起缝勾线槽允许机针通过,所述起缝刀刃能与主切线刀咬合;所述缝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包括分布在缝纫机中机针一侧的主切线刀(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缝切线刀(20)和缝后切线刀(30),所述起缝切线刀(20)和缝后切线刀(30)为两把独立的切线刀、并都可运动地装配在缝纫机中旋梭的外周侧;所述起缝切线刀(20)上设有起缝勾线槽(21)和起缝刀刃(22),所述起缝勾线槽(21)允许机针通过,所述起缝刀刃(22)能与主切线刀(10)咬合;所述缝后切线刀(30)上设有缝后刀刃(31),所述缝后刀刃(31)能与主切线刀(10)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线刀(10)为固定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包括分布在缝纫机中机针一侧的主切线刀(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缝切线刀(20)和缝后切线刀(30),所述起缝切线刀(20)和缝后切线刀(30)为两把独立的切线刀、并都可运动地装配在缝纫机中旋梭的外周侧;所述起缝切线刀(20)上设有起缝勾线槽(21)和起缝刀刃(22),所述起缝勾线槽(21)允许机针通过,所述起缝刀刃(22)能与主切线刀(10)咬合;所述缝后切线刀(30)上设有缝后刀刃(31),所述缝后刀刃(31)能与主切线刀(10)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线刀(10)为固定设置的定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梭的径向,所述主切线刀(10)分布在起缝切线刀(20)和缝后切线刀(30)的外侧,所述起缝切线刀(20)和缝后切线刀(30)叠设或在同一圆周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缝刀刃(22)与主切线刀(10)未咬合、且缝后刀刃(31)与主切线刀(10)未咬合时,所述起缝切线刀(20)与主切线刀(10)分布在机针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线驱动源、剪线传动单元、以及都可转动地装配在缝纫机底板中的第一动刀架(40)和第二动刀架(50),所述剪线驱动源通过剪线传动单元分别与第一动刀架(40)和第二动刀架(50)传动连接,所述起缝切线刀(20)固定在第一动刀架(40)上,所述缝后切线刀(30)固定在第二动刀架(5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刀少鸟巢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刀架(40)和第二动刀架(50)都包括刀架主体部(61)、以及从刀架主体部(61)上一体延伸出的刀固定部(62),所述第一动刀架(40)的刀架主体部(61)与刀固定部(62)同心设置或偏心设置,所述第二动刀架(50)的刀架主体部(61)与刀固定部(62)同心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溪,卢斌,管建平,万义明,管振雄,
申请(专利权)人: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