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及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810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及密封装置,包括下轴套单体以及下轴套单体顶端一体成型的环状外凸缘,所述下轴套单体的内部设置有轴腔,所述环状外凸缘的外周面螺纹安装有上帽式轴套单体,所述上帽式轴套单体顶端的两侧外沿处对称安装有第一凸脚,所述下轴套单体顶端的两侧外沿处对称安装有第二凸脚。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其使得轴套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直观、简单,维护人员可以轻松地拆卸上帽式轴套单体,进而方便地对轴体、轴承等其他相关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体为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及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1、轴套是机械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主要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润滑层。外套管安装在固定零件上,而内套管与轴或其他旋转零件直接接触并可以旋转。润滑层位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通常采用润滑油或固体润滑材料。轴套的作用原理体现在减小摩擦、支持和导向、防止磨损以及吸收冲击等方面,而轴套连接结构通常是指轴套与相邻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设计,在套筒连接中,轴套通常有一个外部筒形结构,与相邻的零件配合,一般会在轴套内部设置与轴体相互配合的花键槽,通过键槽和键的配合实现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需要轴与轴套共同旋转的情况,但是现阶段的轴套在同轴体键槽配合后,轴体还需通过该轴套装配在轴承座中,即轴套需要位于轴承的内圈中,由于轴套为一体式的筒形结构,一体式筒形结构的轴套在轴承中的位置固定,这限制了轴套相对于轴承的调整能力,导致轴套的安装和拆卸相对复杂,特别是在维护和更换轴套时,需要工作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轴套单体(1)以及下轴套单体(1)顶端一体成型的环状外凸缘(6),所述下轴套单体(1)的内部设置有轴腔(2),所述环状外凸缘(6)的外周面螺纹安装有上帽式轴套单体(5),所述上帽式轴套单体(5)顶端的两侧外沿处对称安装有第一凸脚(10),所述下轴套单体(1)顶端的两侧外沿处对称安装有第二凸脚(11),同一竖直方向上的第一凸脚(10)、第二凸脚(11)之间安装有对栓拉紧结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腔(2)的内壁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四个花键槽(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轴套单体(1)以及下轴套单体(1)顶端一体成型的环状外凸缘(6),所述下轴套单体(1)的内部设置有轴腔(2),所述环状外凸缘(6)的外周面螺纹安装有上帽式轴套单体(5),所述上帽式轴套单体(5)顶端的两侧外沿处对称安装有第一凸脚(10),所述下轴套单体(1)顶端的两侧外沿处对称安装有第二凸脚(11),同一竖直方向上的第一凸脚(10)、第二凸脚(11)之间安装有对栓拉紧结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腔(2)的内壁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四个花键槽(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式轴套单体(5)的底端设置有双层环状对接件,所述双层环状对接件为一体成型在上帽式轴套单体(5)底端的两个厚度不一的环状凸边(502),所述环状外凸缘(6)的顶端设置有两圈用于和环状凸边(502)进行对插的环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式轴套单体(5)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槽(501),所述环状外凸缘(6)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槽(6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正良步鸿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志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