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73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属于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供电装置中将电池模组与电器元件分隔开设置,可以隔离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有效保护电器元件;同时,电池模组周围没有电器元件的阻碍和遮挡,可以更好的进行散热结构的设计;进一步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供电装置中设置灭火装置,为电池模组提供灭火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供电装置还可以配套太阳能发电模块使用,为户外供电提供持久电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储能装置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户外供电装置,户外供电装置能够驱动大功率电器,为人们在户外和紧急情况下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由于户外供电装置需要满足便于携带的使用要求,其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巧。供电装置中电池模组是设备的核心储能元件,其使用过程中会发热;电池模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在狭小空间中,电池的热量会积聚在狭小空间内,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电池模组寿命大大降低,严重者还会出现电池模组起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至少解决供电装置中电池模组散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分隔开的电池安装腔室和电器元件安装腔室,所述电池安装腔室内安装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安装腔室内壁之间留有风道;所述电器元件安装腔室用于安装电器元件;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电池安装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分隔开的电池安装腔室(101)和电器元件安装腔室(102),所述电池安装腔室(101)内安装电池模组(2),电池模组(2)与电池安装腔室(101)内壁之间留有风道;所述电器元件安装腔室(102)用于安装电器元件;所述箱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电池安装腔室(101)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流动的通风驱动(1023),以及用于空气流动的通风口(1027);所述通风驱动(1023)和通风口(1027)位于电池模组(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呈长方体状,包括前侧面板(103)、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分隔开的电池安装腔室(101)和电器元件安装腔室(102),所述电池安装腔室(101)内安装电池模组(2),电池模组(2)与电池安装腔室(101)内壁之间留有风道;所述电器元件安装腔室(102)用于安装电器元件;所述箱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电池安装腔室(101)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流动的通风驱动(1023),以及用于空气流动的通风口(1027);所述通风驱动(1023)和通风口(1027)位于电池模组(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呈长方体状,包括前侧面板(103)、背板(104)、左侧板(105)、右侧板(106)、顶板(107)、底板(108);箱体(1)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所述底板(108)设置在箱体(1)内,底板(108)下方形成一个下安装空间(109);箱体(1)内、底板(108)上方设置平行的横隔板(1010),横隔板(1010)上方形成上安装空间(1011);底板(108)和横隔板(1010)之间的空间竖向安装竖隔板(1012),竖隔板(1012)分隔出电池安装腔室(101)和电器元件安装腔室(102);竖隔板(1012)的相对侧设置侧隔板(1020);所述底板(108)、横隔板(1010)、竖隔板(1012)、侧隔板(1020)朝向电池模组(2)的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的槽结构(1014);槽结构(1014)作为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8)、横隔板(1010)、竖隔板(1012)、侧隔板(1020)中央设有空腔结构(1017),空腔结构(1017)内嵌入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制成的内嵌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呈长方体状,安装在电池安装腔室(101)中央,电池模组(2)的前后都留有空间;电池模组(2)的侧面接触电池安装腔室(101)的内壁;电池模组(2)的前后面通过电池固定卡具(3)固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卡具(3)包括压板(301)和第一卡接件(302);压板(301)用于抵在电池模组(2)表面;第一卡接件(302)包括第一支撑板(303)和第一弹性卡接部(304);第一支撑板(303)的宽度大于槽结构(1014)开口宽度,第一支撑板(303)压在槽结构(1014)开口上方;第一支撑板(303)下表面连接第一弹性卡接部(304),第一弹性卡接部(30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超王宇婷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端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