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测量,具体是涉及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传统的锻件硬度检测过程中,一般采用手工或半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操作者直接接触锻件,手动调整检测深度,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由于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很难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这对于高精度要求的锻件生产来说是一个显著不足,
2、现有的专利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锻件硬度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但仍然存在检测精度不够高、设备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及方法,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的硬度检测,还能通过深度控制机构的优化设计,确保检测深度的精准调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方的转盘,所述架体与转盘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转盘的下表面与连接件的顶部连接,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和安装在架体(1)上方的转盘(2),所述架体(1)与转盘(2)之间设有连接件(3),所述转盘(2)的下表面与连接件(3)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底部与安装在架体(1)上的伺服电机(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控制机构(8)包括与电动滑块(7)连接的气杆(801),所述气杆(801)的输出端连接有呈倒L型的连接块(802),所述连接块(802)两侧设有可转动的弧形外架(803),位于所述弧形外架(803)内设有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和安装在架体(1)上方的转盘(2),所述架体(1)与转盘(2)之间设有连接件(3),所述转盘(2)的下表面与连接件(3)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底部与安装在架体(1)上的伺服电机(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控制机构(8)包括与电动滑块(7)连接的气杆(801),所述气杆(801)的输出端连接有呈倒l型的连接块(802),所述连接块(802)两侧设有可转动的弧形外架(803),位于所述弧形外架(803)内设有两个半圆形结构的控制内架(804),所述控制内架(804)上开设有移动槽(805),所述移动槽(805)内设有检测组件(8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806)包括安装在移动槽(805)内竖直方向处的恒液管(8061),所述恒液管(8061)内设有一定容量的液体,所述恒液管(8061)的顶部安装有液压杆(8062),所述液压杆(8062)与位于恒液管(8061)内的活塞连接,靠近恒液管(8061)底部位置处的移动槽(805)处呈开口状结构,位于所述恒液管(8061)底部设有呈l型结构的套管(8063),所述套管(8063)的一端与恒液管(8061)底部无缝连接,所述套管(8063)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移动槽(805)开口方向处且所述套管(8063)的端口与控制内架(804)的内表面呈平齐状态,所述套管(8063)内设有可伸缩的触头(80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锻件硬度检测用硬度疤深度控制加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内架(804)与相邻的弧形外架(803)之间通过多根弹簧(10)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军,智月伟,刘俊杰,张雁玲,高瑞龙,刘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