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552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属于两相流体控温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包括控温模块和负载,控温模块包括储罐、循环泵、冷凝器、电加热器和管路组,管路组包括:主回路,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储罐、循环泵、电加热器、负载、冷凝器、储罐形成闭环;冷凝剂供给回路,包括设置在冷水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凝剂供给回路一;以及支管路,设置在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换热效率高、线路的总负荷低、安全隐患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两相流体控温,特别涉及一种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1、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是利用介质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的蒸发吸热和冷凝放热过程,进行热量收集、输运的热控系统。介质在循环泵的驱动下流入负载(蒸发器),在进入负载后介质吸收热量由单相变成气液两相状态,两相流体经过冷凝器释放热量后由气液两相变为液态,再进入循环泵,形成吸热、输运和放热的整个循环。现有技术中,两相流体通常直接通过冷凝器进行换热,以实现气液两相向液态相的转变,且冷凝器由冷水机供给冷凝剂,冷水机制冷量越大时的功率越大,当负载以及控温模块中电加热器、冷凝器等同时运行时,使用大功率的冷水机会导致运行负荷过高,过负荷用电会导致电流增加、电线发热等现象,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会加速绝缘层老化,甚至出现绝缘层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等重大事故,安全隐患极大。

2、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线路的总负荷低、安全隐患低的泵驱两相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包括控温模块(2)和负载(3),所述控温模块(2)包括储罐(21)、循环泵(22)、冷凝器(23)、电加热器(24)和管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剂供给回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3)与所述储罐(21)之间的冷凝剂供给回路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路上设置电动阀二(2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包括控温模块(2)和负载(3),所述控温模块(2)包括储罐(21)、循环泵(22)、冷凝器(23)、电加热器(24)和管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剂供给回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3)与所述储罐(21)之间的冷凝剂供给回路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路上设置电动阀二(2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驱两相流体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260)上设置过滤器(26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红奎牛彦杰李新愿王毅喆魏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热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