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53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在竖井首部涡室的上游进口衔接设置引水道,所述引水道包括内侧边墙与外侧边墙、以及将内侧边墙和外侧边墙共同连接的底板,所述外侧边墙相对内侧边墙侧设有双曲螺旋部,所述双曲螺旋部下游段与涡室边壁平顺连接;所述内侧边墙在其连接至涡室的方向上呈斜向设置,以使引水道出水口间距小于其进水口间距。本技术通过具有双曲螺旋部的引水道对水流进行导引,不仅有利于改善进入竖井水流的流态,还能促进水流进入涡室更好的贴壁起旋,提升消能效果,并且可能扩大旋流竖井式泄洪洞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竖井式泄洪洞,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


技术介绍

1、流竖井式泄洪洞为竖井式泄洪洞的一种,为内消能泄洪洞,通过急剧改变水流形态,让水流在竖井内形成贴壁涡旋,从而消耗水流能量。常规旋流竖井泄洪洞的引水道外侧与竖井首部(圆形)采用相切设计,当引水道水流流速降低时,进入竖井水流的贴壁和起旋效果明显变差,甚至出现跌流现象,将直接影响消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消能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

2、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在竖井首部涡室的上游进口衔接设置引水道,所述引水道包括内侧边墙与外侧边墙、以及将内侧边墙和外侧边墙共同连接的底板,所述外侧边墙相对内侧边墙侧设有双曲螺旋部,所述双曲螺旋部下游段与涡室边壁平顺连接;所述内侧边墙在其连接至涡室的方向上呈斜向设置,以使引水道出水口间距小于其进水口间距。

4、进一步地:所述引水道的上游连接有控制段,所述双曲螺旋部的上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竖井(4)首部涡室(3)的上游进口衔接设置引水道(1),所述引水道(1)包括内侧边墙(11)与外侧边墙(12)、以及将内侧边墙(11)和外侧边墙(12)共同连接的底板(13),所述外侧边墙(12)相对内侧边墙(11)侧设有双曲螺旋部(121),所述双曲螺旋部(121)下游段与涡室(3)边壁平顺连接;所述内侧边墙(11)在其连接至涡室(3)的方向上呈斜向设置,以使引水道(1)出水口间距小于其进水口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道(1)的上游连接有控制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竖井(4)首部涡室(3)的上游进口衔接设置引水道(1),所述引水道(1)包括内侧边墙(11)与外侧边墙(12)、以及将内侧边墙(11)和外侧边墙(12)共同连接的底板(13),所述外侧边墙(12)相对内侧边墙(11)侧设有双曲螺旋部(121),所述双曲螺旋部(121)下游段与涡室(3)边壁平顺连接;所述内侧边墙(11)在其连接至涡室(3)的方向上呈斜向设置,以使引水道(1)出水口间距小于其进水口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双曲螺旋形引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道(1)的上游连接有控制段(2),所述双曲螺旋部(121)的上游段与控制段(2)内壁平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竖井式泄洪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周伟杰彭育黄泰仁赵昱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