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单体、储能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51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4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单体、储能电池包、储能电池簇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储能电池单体,包括:绝缘框,一侧壁设有第一插缝和第二插缝;散热板,设于绝缘框内,散热板的侧边伸出于绝缘框的外侧壁,侧边折弯有贴于绝缘框的外侧壁的散热鳍边;电芯,置于绝缘框内,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第一汇流排,一端折弯有第一折弯部,另一端插入第一插缝,并与第一电芯连接;以及第二汇流排,一端折弯有第二折弯部,另一端插入第二插缝,并与第二电芯连接。本方案,通过散热鳍边带走整个散热板及电芯的热量,有效提高散热效果;设置绝缘框有效提高绝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单体、储能电池包、储能电池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储能模组或单体主要以两片电芯共用一个中框结构堆叠,电芯安装在中框的两侧,电芯极耳焊接在第一汇流排上,再用第二汇流排连接实现串并连。如公开号为cn109904378a的中国技术申请(下称文献一)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储能模块及锂电池储能模组,其说明书记载了“上保护盖板40和下保护盖板50上还开设有若干用于散热的散热孔43,以更好的保证电芯10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出”以及“第一汇流板31和第二汇流板32的横截面积均大于对应电芯10的极耳11的横截面积,相当于增大了电接触位置的散热面积”。

2、然而,文献一的方案还存在以下不足:散热和绝缘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安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单体、储能电池包、储能电池簇及其制造方法,旨在提高散热和绝缘效果。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储能电池单体,包括:绝缘框,一侧壁设有第一插缝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绝缘框(1)远离第一插缝(11)和第二插缝(12)的侧壁设有第三插口(13),绝缘框(1)内靠近第一插缝(11)和第二插缝(12)的一侧设有位于第一插缝(11)和第二插缝(12)之间的第一隔离部(14),另一侧设有邻近于第三插口(13)的第二隔离部(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该储能电池单体还包括呈槽钢形结构的第三汇流排(43),第三汇流排(43)的槽口朝向第二隔离部(15)并从第三插口(13)处插入直至套紧于第二隔离部(15)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绝缘框(1)远离第一插缝(11)和第二插缝(12)的侧壁设有第三插口(13),绝缘框(1)内靠近第一插缝(11)和第二插缝(12)的一侧设有位于第一插缝(11)和第二插缝(12)之间的第一隔离部(14),另一侧设有邻近于第三插口(13)的第二隔离部(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该储能电池单体还包括呈槽钢形结构的第三汇流排(43),第三汇流排(43)的槽口朝向第二隔离部(15)并从第三插口(13)处插入直至套紧于第二隔离部(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汇流排(41)和第二汇流排(42)分别设置有预压线,第一折弯部(411)由第一汇流排(41)沿第一汇流排的预压线(412)折弯得到,第二折弯部(421)由第二汇流排(42)沿第二汇流排的预压线(422)折弯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芯(31)设有第一铝塑膜和包裹于第一铝塑膜的第一绝缘膜(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春周勇罗贡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巨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