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烘干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436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烘干房,包括烘干房本体、烘干房门、燃气热风机和循环风机,烘干房本体内设置有热风循环间和物料烘干间,燃气热风机与热风循环间相连,循环风机设置在热风循环间内,热风循环间上具有出风口和回风口;烘干房本体的地面上设置有若干条风道,风道内设置有轴流风机,风道的后侧靠近回风口、前侧靠近烘干房门,烘干房门上设置有与风道相对应的引风筒,风道的前侧具有与引风筒配合的升降接口,升降接口与烘干房门之间配合有驱动结构;本申请中通过风道和引风筒的配合强制循环风机出风靠近和到达烘干房门附近,避免热风送出后流经较短的路径即被吸回,有效利用热风烘干各处物料,保证了物料烘干均匀,提高了烘干出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烘干房


技术介绍

1、以燃气热风机为热风源的烘干房具有使用成本低、热效率高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烘干房其内部热风流动循环是通过另设循环风机实现的,通过循环风机的向上向前出风以及底部吸风来实现热风在烘干房内部的循环流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此种热风循环方式存在烘干不均匀的情况,相当一部分热风在向前向上送出后在风压影响下并未完全流经烘干房内腔而直接到达循环风机的进风口被再次吸入,这就造成看距离循环风机较远但距离烘干房门较近的物料往往得不到高效充分的烘干,需要延长烘干时间才能满足物料的烘干要求,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拉低了烘干出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烘干房,其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燃气烘干房,包括烘干房本体、烘干房门、燃气热风机和循环风机,所述烘干房本体内设置有热风循环间和物料烘干间,所述燃气热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热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气烘干房,包括烘干房本体、烘干房门、燃气热风机和循环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房本体内设置有热风循环间和物料烘干间,所述燃气热风机的出口与热风循环间相连,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热风循环间内,热风循环间上具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烘干房本体的地面上设置有若干条风道,风道内设置有轴流风机,风道的后侧靠近所述回风口、前侧靠近所述烘干房门,所述烘干房门上设置有与风道相对应的引风筒,所述引风筒的顶面、底面以及后侧开口,所述风道的前侧具有与所述引风筒配合的升降接口,所述升降接口与所述烘干房门之间配合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钢丝卷筒,所述钢丝卷筒上缠绕...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气烘干房,包括烘干房本体、烘干房门、燃气热风机和循环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房本体内设置有热风循环间和物料烘干间,所述燃气热风机的出口与热风循环间相连,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热风循环间内,热风循环间上具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烘干房本体的地面上设置有若干条风道,风道内设置有轴流风机,风道的后侧靠近所述回风口、前侧靠近所述烘干房门,所述烘干房门上设置有与风道相对应的引风筒,所述引风筒的顶面、底面以及后侧开口,所述风道的前侧具有与所述引风筒配合的升降接口,所述升降接口与所述烘干房门之间配合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钢丝卷筒,所述钢丝卷筒上缠绕有钢丝,钢丝下端与所述升降接口相固连;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设在烘干房门的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且从动齿轮直径小于主动齿轮直径,所述主动带轮同轴固设在从动齿轮上,所述从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友郑立庆刘金都邢亚珍程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锦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