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调节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1、内压比是螺杆压缩机的一个重要几何特性,它决定了压缩机的排气孔口位置,也能对压缩机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常规压缩机不设置内压比调节滑阀,只设置容量调节滑阀,当工程需要不同内压比时,往往需要通过更换不同径向排气孔口的滑阀来满足要求。
2、现有技术中的螺杆压缩机的滑阀复合结构,开启式压缩机一般应用于超低温冷冻领域,采用大型风冷式定频电机,只能通过滑阀来实现容量调节;又因其冷冻工况可变且压比大,需要通过压比调节滑阀来实现不同冷冻工况下的高效输出,从而导致压缩机的结构复杂、行程长、稳定性差,容易卡阻。并且,压比滑阀和油活塞之间通过导杆连接,装配对其同轴度要求很高,工艺难度大。
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调节结构及压缩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的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供油腔(6),所述第一供油腔(6)位于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远离所述容量调节部件(4)的一侧,以通过向所述第一供油腔(6)内通入油液,从而推动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12)的内壁上,所述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供油腔(6),所述第一供油腔(6)位于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远离所述容量调节部件(4)的一侧,以通过向所述第一供油腔(6)内通入油液,从而推动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12)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块(8),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具有定位凸起(33),所述定位凸起(33)通过与所述定位块(8)抵接,以限制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部件(4)包括用于与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抵接的抵接部(41),所述抵接部(41)位于所述容量调节部件(4)靠近所述压比调节部件(3)的一端,所述抵接部(41)内具有避让槽(411),所述避让槽(411)凹陷于所述抵接部(4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雨时,唐晗,武晓昆,龙忠铿,郝珺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