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体机械和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流体机械包括压缩机和膨胀机等。以压缩机为例。
2、根据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及消费者对空调舒适性要求,空调行业一直在追求高效和低噪。压缩机作为空调的心脏,对空调的能效和噪音水平有直接影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作为主流的家用空调压缩机,经过近百年发展,已相对成熟,受结构原理限制,优化空间有限。若要取得重大突破,需从结构原理进行创新。
3、因此,急需提出一种具备能效高、噪音小等特点的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机械和换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能效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机械,包括曲轴、缸套、交叉槽结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其中,曲轴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曲轴与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固定;交叉槽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缸套内,交叉槽结构具有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沿曲轴的轴向顺次设置,且第一限位通道位于第二限位通道的上方,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曲轴的轴向;第一滑块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偏心部伸入第一通孔内,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通道内并形成第一变容积腔,第一变容积腔位于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上,曲轴转动以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限位通道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交叉槽结构相互作用,以使交叉槽结构、第一滑块在缸套内转动;第二滑块具有第二通孔,第二偏心部伸
3、进一步地,流体机械还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设置在缸套的轴向两端,第二偏心部朝向下法兰一侧的端面作为止推面。
4、进一步地,第一偏心部在曲轴的轴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二偏心部在曲轴的轴向上的高度。
5、进一步地,第一滑块在缸套的轴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二滑块在缸套的轴向上的高度。
6、进一步地,交叉槽结构没有呈敞口状的一端的端面预留有供曲轴伸出的开孔,开孔与交叉槽结构同心设置,开孔与第一限位通道连通。
7、进一步地,交叉槽结构具有中心孔,中心孔用于连通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第一偏心部的直径d1、第二偏心部的直径d2、中心孔的直径d4之间满足:d4-d1的设计范围为0.1~5mm,且d1=d2。
8、进一步地,交叉槽结构具有中心孔,中心孔用于连通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位于第二偏心部远离第一偏心部一侧的曲轴的轴体部分的直径d3、中心孔的直径d4、第二偏心部的直径d2之间满足:d3+2×e+2×l3=d2,d2+2l5=d4,其中,e是第一偏心部的偏心量,l3是位于第二偏心部远离第一偏心部一侧的曲轴的轴体部分的外表面与第二偏心部的近端处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三预留间隙,l5是第二偏心部与中心孔同心时,第二偏心部与中心孔的孔壁面之间的第五预留间隙。
9、进一步地,第三预留间隙l3的设计范围为0.05mm~3mm。
10、进一步地,第五预留间隙l5的设计范围为0.05mm~5mm。
11、进一步地,第一滑块在滑动方向上的投影呈圆形,第二滑块在其滑动方向上的投影呈方形。
12、进一步地,第二滑块的宽度b1、第一滑块的直径d5之间满足:0.5≤b1/d5≤1.5。
13、进一步地,第二滑块的高度h1、第一滑块的直径d5之间满足:0.5≤h1/d5<1。进一步地,第一滑块的外周面与第一限位通道的通道壁之间具有第一预留间隙l1,且第一预留间隙l1的设计范围为0.008mm~0.05mm。
14、进一步地,在与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第二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二限位通道的通道壁之间具有第二预留间隙l2,且第二预留间隙l2的设计范围为0.008mm~0.05mm。
15、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通道的轮廓线与第一滑块的外轮廓线相适配,第二限位通道的轮廓线与第二滑块的外轮廓线相适配。
16、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通道的通道壁处的具有圆弧过渡角r,且圆弧过渡角r的角度范围为r≥3mm。
17、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通道与第二限位通道之间的最小密封距l满足:l≥2mm。
18、进一步地,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相位差,第一偏心部的偏心量与第二偏心部的偏心量相等,第一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的相位差,其中,第一夹角a为第二夹角b的二倍。
19、进一步地,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呈180°对置设置。
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流体机械,流体机械为上述的流体机械。
2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半封闭式的双缸四压缩结构,通过将交叉槽结构设置成具有第一限位通道和第二限位通道的结构形式,对应将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通道内并形成第一变容积腔,第一变容积腔位于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上,曲轴转动以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限位通道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交叉槽结构相互作用,以使交叉槽结构、第一滑块在缸套内转动;此外,将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通道内并形成第二变容积腔,第二变容积腔位于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上,曲轴转动以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限位通道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交叉槽结构相互作用,以使交叉槽结构、第二滑块在缸套内转动,这样,避开了流体机械的死点位置,提升了流体机械的运动可靠性,从而确保换热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22、进一步地,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流体机械能够稳定运行,即,确保了压缩机的能效较高、从而确保换热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机械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11)在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偏心部(12)在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上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0)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滑块(70)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上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槽结构(30)没有呈敞口状的一端的端面预留有供所述曲轴(10)伸出的开孔(33),所述开孔(33)与所述交叉槽结构(30)同心设置,所述开孔(33)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槽结构(30)具有中心孔(34),所述中心孔(34)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和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所述第一偏心部(11)的直径D1、所述第二偏心部(12)的直径D2、所述中心孔(34)的直径D4之间满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槽结构(30)具有中心孔(34),所述中心孔(34)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和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位于所述第二偏心部(12)远离所述第一偏心部(11)一侧的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的直径D3、所述中心孔(34)的直径D4、所述第二偏心部(12)的直径D2之间满足:D3+2×e+2×L3=D2,D2+2L5=D4,其中,e是所述第一偏心部(11)的偏心量,L3是位于所述第二偏心部(12)远离所述第一偏心部(11)一侧的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偏心部(12)的近端处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三预留间隙,L5是所述第二偏心部(12)与所述中心孔(34)同心时,所述第二偏心部(12)与所述中心孔(34)的孔壁面之间的第五预留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留间隙L3的设计范围为0.05mm~3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预留间隙L5的设计范围为0.05mm~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0)在滑动方向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第二滑块(70)在其滑动方向上的投影呈方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70)的宽度B1、所述第一滑块(40)的直径D5之间满足:0.5≤B1/D5≤1.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70)的高度H1、所述第一滑块(40)的直径D5之间满足:0.5≤H1/D5<1。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0)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的通道壁之间具有第一预留间隙L1,且所述第一预留间隙L1的设计范围为0.008mm~0.0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二滑块(7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滑块(70)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的通道壁之间具有第二预留间隙L2,且所述第二预留间隙L2的设计范围为0.008mm~0.0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一滑块(40)的外轮廓线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二滑块(70)的外轮廓线相适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的通道壁处的具有圆弧过渡角R,且所述圆弧过渡角R的角度范围为R≥3mm。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与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之间的最小密封距L满足:L≥2mm。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11)和所述第二偏心部(1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相位差,所述第一偏心部(11)的偏心量与所述第二偏心部(12)的偏心量相等,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的相位差,其中,所述第一夹角A为所述第二夹角B的二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11)和所述第二偏心部(12)呈180°对置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机械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11)在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偏心部(12)在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上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0)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滑块(70)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上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槽结构(30)没有呈敞口状的一端的端面预留有供所述曲轴(10)伸出的开孔(33),所述开孔(33)与所述交叉槽结构(30)同心设置,所述开孔(33)与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槽结构(30)具有中心孔(34),所述中心孔(34)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和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所述第一偏心部(11)的直径d1、所述第二偏心部(12)的直径d2、所述中心孔(34)的直径d4之间满足:d4-d1的设计范围为0.1~5mm,且d1=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槽结构(30)具有中心孔(34),所述中心孔(34)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通道(31)和所述第二限位通道(32),位于所述第二偏心部(12)远离所述第一偏心部(11)一侧的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的直径d3、所述中心孔(34)的直径d4、所述第二偏心部(12)的直径d2之间满足:d3+2×e+2×l3=d2,d2+2l5=d4,其中,e是所述第一偏心部(11)的偏心量,l3是位于所述第二偏心部(12)远离所述第一偏心部(11)一侧的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偏心部(12)的近端处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三预留间隙,l5是所述第二偏心部(12)与所述中心孔(34)同心时,所述第二偏心部(12)与所述中心孔(34)的孔壁面之间的第五预留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留间隙l3的设计范围为0.05mm~3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预留间隙l5的设计范围为0.05mm~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魏会军,杜忠诚,任丽萍,莫宗林,于瑞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