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换挡变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337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控换挡变速系统。所述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包括换挡操作部、壳体、触觉元件和凹槽构件,所述换挡操作部设置在主体的端部并且配置为进行换挡;所述壳体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触觉元件设置为与壳体接触,并且配置为在换挡至预定挡位时产生振动,以将振动传递至壳体;所述凹槽构件接合至换挡操作部,并且配置为与换挡操作部的换挡操作配合而进行操作,并通过始终保持与壳体接触的状态,将传递至壳体的触觉元件的振动传递至换挡操作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当驾驶员向预定挡位进行换挡时,其通过在换挡操作部产生振动来提高换挡操作的识别性能。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变速系统设置在控制台的中央部分,并且大体上分为机械式换挡(shift-by-cable)类型的变速系统和线控换挡(shift-by-wire)类型的变速系统。

2、近来,存在扩大并应用线控换挡变速系统而不是机械式换挡变速系统的趋势。这是因为与机械式换挡变速系统相比,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在安装位置的设计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并且具有改进的操作便利性。

3、同时,当驾驶员操作变速系统以换挡至r挡位时,驾驶员可以利用灯通过指示器功能在视觉上识别换挡进入r挡位的状态,并且可以通过蜂鸣声在听觉上识别该状态。

4、然而,利用基于视感或听感的识别功能,由于车辆的周围环境,很有可能使得驾驶员无法清楚地识别指示器是否点亮或是否听到蜂鸣声,因此,额外需要使得驾驶员能够直观地识别出换挡进入r挡位的功能。

5、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中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可以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在壳体中形成有元件凹槽,触觉元件插入到所述元件凹槽内以与壳体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所述元件凹槽一体地形成于壳体的外周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所述触觉元件粘合至元件凹槽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从元件凹槽的侧壁突出形成有间隙形成肋,使得触觉元件由所述间隙形成肋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在壳体中形成有元件凹槽,触觉元件插入到所述元件凹槽内以与壳体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所述元件凹槽一体地形成于壳体的外周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所述触觉元件粘合至元件凹槽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从元件凹槽的侧壁突出形成有间隙形成肋,使得触觉元件由所述间隙形成肋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所述壳体形成为圆柱体的形状,并且通过结合构件接合至主体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在面向壳体的主体的内表面形成有壳体支撑肋,以支撑壳体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系统,其中,在凹槽构件的外表面形成有钩状件,在换挡旋钮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钩状件相对应的形状的钩状凹槽,使得凹槽构件通过所述钩状件与所述钩状凹槽之间的卡扣配合与换挡旋钮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控换挡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凡峻崔景焕赵诚源李元任仁赫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