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3357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氧电极包括金属基底和原位生长在金属基底上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所述双金属为Fe、Co、Mn中的任意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氧电极,是由化学沉积法制得的,其不仅具有无需使用粘合剂、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活性组分与导电金属基底粘结牢靠、催化性能活性好的优势,而且能在大电流、含氧气体反应中长期运行,还具有能够有效降低氧气浓度的技术效果,适合规模化的制备、加工和应用。而且,将所述除氧电极作为阳极接入电路中,能够实现有效除氧的效果,适合用于食品保鲜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除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在电化学除氧反应中,为了能达到电能-化学能最大的能源转化效率,往往需要在电极上添加催化剂,利用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速电反应过程,实现能量利用率提升。然而,催化剂大部分是粉末状的,需要利用粘结剂涂敷在导电基底上形成催化电极。这种制备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粘结剂会对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造成遮挡,影响催化性能;二是这种工艺不牢靠,在长时间大电流的作用下、气体反应的过程中,催化剂容易脱落,造成失效。

2、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活性好、稳定性好、成本低、负载牢固度好、能够适用于气体反应的除氧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含催化剂的电极存在容易脱落、催化性能差、加工困难、催化剂活性位点少、反应界面小、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氧电极,所述除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电极包括金属基底和原位生长在金属基底上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所述双金属为Fe、Co、Mn中的任意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氧电极中,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的质量分数为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上具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mm~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电极包括金属基底和原位生长在金属基底上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所述双金属为fe、co、mn中的任意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氧电极中,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的质量分数为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上具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mm~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为片状,所述片状的厚度为0.1mm~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的材料为不锈钢、镍、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为带有延长部的不锈钢网、镍网、钛网中的一种或多种。

8.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可溶性盐溶液中的两种可溶性盐之间的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敏王喆周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