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及盖梁施工的支模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32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本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及盖梁施工的支模结构,包括:抱箍和调节支撑机构,抱箍包括两个半圆抱箍,两个半圆抱箍对称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每个半圆抱箍的两端均制有连接耳;调节支撑机构分别固装在每个连接耳与半圆抱箍之间。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抱箍夹紧墩柱的侧壁,并在每个连接耳与半圆抱箍之间固定安装调节支撑机构,使调节装置和支撑装置相连为一体,杜绝了在盖梁浇筑过程中调节装置出现失稳、倾倒等风险的可能,同时也避免使用在墩柱侧壁开孔的方式将调节支撑机构固装在墩柱两侧,从而减少了对墩柱结构的破坏,保证墩柱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最终实现安全、高效地完成盖梁施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申请涉及盖梁施工,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及盖梁施工的支模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在墩柱上设置盖梁,通常需要现场浇筑盖梁成型,而传统的盖梁浇筑施工是在墩柱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两端的牛腿上安放千斤顶,再在千斤顶上安放工字钢及盖梁底模,并通过调节千斤顶的高低来控制盖梁的标高。

2、而传统施工方法的问题在于:虽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有效控制盖梁标高,但千斤顶无法与支撑体系或结构进行连接,因此在盖梁浇筑过程中,有失稳、倾倒等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多了一步安装千斤顶的工序,影响了盖梁支撑体系的安装效率甚至影响工期;

3、而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往往会设置钢棒水平穿连在墩柱上,然后在钢棒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支撑装置,实现支撑装置在墩柱两侧的固定安装,由于在安装钢棒前需要先在墩柱的侧壁上开凿贯穿的通孔,同样工序很多,耽误工期、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还随着开凿通孔会破坏墩柱本身的结构、降低墩柱的结构强度,同样会使盖梁施工的支模体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用于盖梁施工的技术,使调节装置和支撑体系相连为一体,不仅提高了施工前的安装效率,还防止了在盖梁浇筑过程中,失稳、倾倒等风险,还可以避免对墩柱结构的破坏、保证其足够的结构强度,最终实现安全、高效地完成盖梁施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及盖梁施工的支模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抱箍和调节支撑机构,抱箍包括两个半圆抱箍,两个半圆抱箍对称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每个半圆抱箍的两端均制有连接耳;

3、调节支撑机构分别固装在每个连接耳与半圆抱箍之间。

4、进一步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下托板、盛砂容器、上托板以及支撑筒,上托板、下托板分别间隔固装于连接耳与半圆抱箍的外壁之间;盛砂容器安装在上托板、下托板之间,每个盛砂容器中装有细砂,盛砂容器内还置有支撑筒,支撑筒部分嵌装在盛砂容器内,且支撑筒内含有注满的填充物;上托板上制有用于容纳支撑筒的开口;每个下托板的下端面与抱箍的外壁之间均固装有加强板。

5、进一步地,盛砂容器为上下贯通的筒体结构,盛砂容器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固装在一起,下托板上制有泄砂孔,泄砂孔与盛砂容器底部的圆心位置相对应,且泄砂孔内密封安装有堵孔塞。

6、进一步地,连接耳上制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位于下托板的下方。

7、进一步地,填充物为已固化的混凝土。

8、进一步地,支撑筒的顶端部安装有支撑板。

9、进一步地,半圆卡箍的外壁与连接耳之间固装有横向连接板。

10、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盖梁施工的支模结构,包括墩柱、盖梁、底模以及上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每个墩柱上均安装有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每个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承重梁,承重梁上依次固定放置有分配梁、底模,在底模内浇筑有盖梁。

11、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2、1、本技术申请公开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设置抱箍,夹紧墩柱的侧壁,并在每个连接耳与半圆抱箍之间固定安装调节支撑机构,使调节装置和支撑装置相连为一体,杜绝了在盖梁浇筑过程中调节装置出现失稳、倾倒等风险的可能,同时也避免使用在墩柱侧壁开孔的方式将调节支撑机构固装在墩柱两侧,从而减少了对墩柱结构的破坏,保证墩柱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最终实现安全、高效地完成盖梁施工的目的。

13、2、本技术申请公开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随着盛砂容器释放细砂,盛砂容器内的细砂量逐渐减少,细砂在盛砂容器中的高度界面逐渐下降,细砂上方的支撑筒的高度也就会随着下降,从而实现对盖梁标高的控制,此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安全,并且不需要电源,节约了能耗。

14、3、本技术申请公开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下托板上制有泄砂孔,泄砂孔与盛砂容器底部的圆心位置相对应,在容器的几何中心位置泄砂,可以使细砂在盛砂容器中的高度界面逐渐下降更加平稳,令支撑筒避免在下降过程中出现偏离或者歪斜,始终稳定支撑着承重梁。

15、4、本技术申请公开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连接耳上制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位于下托板的下方,即连接耳上相对靠上的部分与下托板固定连接,将连接孔设置在连接耳上相对靠下的部位,使相关操作人员在安装连接螺母时更加方便,此设计更为合理。

16、5、本技术申请公开的一种盖梁施工的支模结构,由于包括上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因此,具备上述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一切有益效果。

17、6、本技术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安全、连接牢固、节约能耗、制作容易、科学合理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和调节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下托板(6)、盛砂容器(5)、上托板(4)以及支撑筒(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砂容器(5)为上下贯通的筒体结构,所述盛砂容器(5)的上、下端部分别与所述上托板(4)和所述下托板(6)固装在一起,所述下托板(6)上制有泄砂孔,所述泄砂孔与所述盛砂容器(5)底部的圆心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泄砂孔内密封安装有堵孔塞(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101)上制有若干连接孔(101a),所述连接孔(101a)位于所述下托板(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已固化的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2)的顶端部安装有支撑板(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抱箍(1)的外壁与所述连接耳(101)之间固装有横向连接板(8)。

8.一种盖梁施工的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墩柱(14)、盖梁(10)、底模(11)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每个所述墩柱(14)的上均安装有所述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每个所述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承重梁(13),所述承重梁(13)上依次固定放置有分配梁(12)、所述底模(11),在所述底模(11)内浇筑有所述盖梁(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和调节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下托板(6)、盛砂容器(5)、上托板(4)以及支撑筒(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砂容器(5)为上下贯通的筒体结构,所述盛砂容器(5)的上、下端部分别与所述上托板(4)和所述下托板(6)固装在一起,所述下托板(6)上制有泄砂孔,所述泄砂孔与所述盛砂容器(5)底部的圆心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泄砂孔内密封安装有堵孔塞(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盖梁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101)上制有若干连接孔(101a),所述连接孔(101a)位于所述下托板(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恒博魏文达胡永春王自豪叶建召徐赛丁宇康丁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